明珠号

春节临近,如何拎稳“菜篮子”

2022-01-05 21:48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徐祥临分析认为,一些地区菜地规划面积不够、实际面积下降、生产组织程度偏低、流通设施能力不足等问题都会造成蔬菜自给率过低。

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农业经济专家支培元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提到,目前全国各地的农产品流通方式主要是线上和线下传统市场。线上巿场中的各种类型电商为了整合资源不惜“烧钱”,占领一定市场后肆意涨价的行为也影响了市场价格,“各地政府虽然做了一定的监督管理,但也没有找到很好的抓手。”

专家:建议建设区域

流通平台和产业基金

上世纪80年代,为缓解当时肉蛋菜等供应偏紧的压力,“菜篮子工程”登上舞台。

“‘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已实行多年,对于稳定蔬菜供应、提高蔬菜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四川天府健康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孟立联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说。

2020年初,国务院发文要求“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本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则使用了“强化”一词。

对此,孟立联分析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部分地方在蔬菜长期稳定供应方面的放松、疏忽,可能会引发蔬菜稳定供应等问题;第二,部分地方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蔬菜供应链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蔬菜的稳定供应。

“中央要求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实际上是给各地敲警钟,在大好形势面前要看到风险,必须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历史经验。事实上,生猪生产有一个周期性问题,做好跨周期生猪生产需要大智慧,既要靠市场,也要靠市长。”孟立联说。

在王梅婷看来,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是因为蔬菜通常是在局部市场供应,相较于粮食作物,蔬菜大规模、跨省调运相对较少,这就要求各地政府守土有责,保障蔬菜播种面积,严格蔬菜供应链管理。

2022年如何继续确保农产品供给安全?王梅婷建议:一方面,要保证农资价格总体稳定,2021年农药、化肥、农膜的价格上涨影响了种粮和种植农产品的收益,因此影响了一些地方种粮积极性。另一方面,需要时刻密切关注蔬菜、农产品的产、供、储、销全产业链的供应稳定预期,稳定播种面积。如果出现灾害,需要通过农业保险等诸多手段进行兜底和补贴,保障农产品稳定供应;如果出现因为天气等原因导致的大规模减产,要提前准备做好调运工作,比如对能够储存的主粮要做好市场储备和政府储备,在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重要地区设置常备仓库。

“从目前情况来看,建议建设区域特色农产品流通产业平台以及流通产业基金,可以通过农产品的产业平台增强待考核产品的生产能力、市场流通能力、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调控保障能力和市民满意度。”支培元说。

记者:郑新钰 方紫薇

来源:中国城市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