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腌制食品想吃的健康,注意4个“前提”建议知晓

2022-09-11 10:26 来源:明珠号 小肆说健康

一直以来,腌渍食物都是我国传统饮食方式之一,在古代那个没有电冰箱,且新鲜食物缺乏的时候,例如咸菜、咸鱼等腌渍食物,就是保证一家人秋冬季不会饿肚子的基础。

但到了现在,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愈发严格,腌渍食物也被搬上了“批斗桌”:例如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将咸鱼列为“1类致癌物”,例如辣白菜,榨菜等咸菜,也一直被持以否定态度。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咸菜咸鱼不能吃,可能存在致癌风险……

咸菜和咸鱼,真的存在致癌风险吗?

之所以很多人认为咸菜和咸鱼致癌,都离不开一个特殊的物质——亚硝酸盐。

换句话说,正是因为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腌渍食物中,才会让人觉得这些食物具备致癌性。

但实际上,亚硝酸盐本身,并非是致癌物质,相反,它还是一种正规的食品添加剂。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规定,亚硝酸盐可以被适量地添加在腌渍食物,以及肉食罐头中,用于抵抗肉毒杆菌污染。

例如咸鱼,咸菜中,可能的确含有亚硝酸盐,但其本身并不存在致癌隐患。真正致癌的,其实是亚硝酸盐摄入后,和身体胺类物质结合形成“亚硝胺”。“亚硝胺”是具有致癌风险的。因此,咸鱼和咸菜,的确存在一定的致癌隐患,但却不是“亚硝酸盐”的锅。

另一方面,咸菜、咸鱼等普遍放盐过多,过量盐分摄入会增加胃肠溃疡炎症风险,有可能增加消化道疾病隐患。

说到这,可能有朋友会说:“果然咸菜和咸鱼都是致癌的!”

诚然,咸鱼和咸菜存在致癌风险,但并不代表不能吃。就和食盐一样,虽然吃多不好,但依旧是生活中必备的调味品。腌渍食品并非不能吃,而是要在吃的时候,注意一些应有的注意事项。

腌制食品想吃的健康,注意4个“前提”

①不要吃多

古话说得好,“贪多嚼不烂”,任何食物吃过量,都不一定会对健康有利。腌渍食品也是一样,适量可以增加日常饮食风味,并不会存在明显致癌风险,但如果吃得太多,亚硝胺以及盐分过量摄入的威胁依旧不能忽视。

所以,腌渍食物想要吃得健康,把控量是第一前提。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规定,腌渍食物摄入量,占据一日中盐分摄入的15%即可。

②稍微放置一段时间

买回来的腌制食物,可以不立即拆封吃,根据研究表明,腌渍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从腌制完成到十几天的时间,是最高的,之后会逐步减少,并且不会对健康产生太大威胁。

因此,如果是自家制作的咸菜,咸鱼等,最好腌上20多天以后再吃,如果是买回来的,则也要适当放上一周左右食用,相对来水比较健康安全。

③配合含维生素C的食物食用

腌渍食物中的亚硝酸盐成分,在进入人体后主要产生氧化危害作用,因此,能抗氧化的营养成分,能一定程度降低亚硝酸盐的致癌风险。

维生素C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在吃咸鱼、咸菜的时候,搭配橙子,冬枣,以及各类蔬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食用,致癌风险也能降到比较低的程度。

但要记住的是,即便搭配维生素C,也不要吃太多,控制量仍然很重要。

④特定人群不要强行吃

虽然咸菜在合理的方式下食用并不存在致癌风险。但对于特定人群来说,依旧是比较好的食物选择。

例如高血压患者,日常饮食对于食盐的把控很严格,即便是少量的咸菜,含盐量依旧很高,因此不推荐食用腌渍食品。

还有例如已经存在肠胃疾病的人群,比如胃溃疡患者,急性胃炎患者等。咸菜、咸鱼这类刺激性食物,可能会加重病情,同样不推荐食用。

总而言之,任何食物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即便是腌渍食物,只要吃得健康,合理选择,依旧能够将致癌风险压到最低,更加放心大胆地享用美食。同时,在日常饮食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营养均衡,不能单一地只吃咸菜,营养多样才是构成身体健康的基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