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一块渣面粑 唇齿驻乡愁

2023-04-10 02:55 来源:明珠号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

五颜六色的食材。

把准备好的食材分批放入木甑子。

搅拌食材,为入锅准备。

做好的渣面粑。

盘州市融媒体中心 敖盛良 翟利巧 摄影报道

每年清明前后,盘州市双凤镇,人们总会用本地产的鲜嫩豌豆、蚕豆、茴香菜以及盘州火腿,做出一种叫渣面粑的美食。

这不,4月8日一大早,双凤镇九间楼社区的邹芳和丈夫一起开车到附近乡间,采购新鲜食材,为制作新一批渣面粑做准备。

邹芳的手艺学自母亲高本琴。“我家的制作工艺,由外婆传给妈妈,现在又传到我手里。”

邹芳介绍,制作渣面粑均选用本地食材,还需要自然风干三年以上的本地火腿。先把火腿筒子骨熬成汤,然后放入其他食材和适当的食用油,反复搅拌均匀后再蒸煮。

“其中,很多细节要注意。比如蒸具最好用木甑子,等甑子上气,再往里分批次加入食材,蒸至再次上气,就可以出锅了。”

邹芳说,渣面粑的吃法多种多样,可以油炸煎烤,也可在蒸熟后即食。

由于邹芳家的渣面粑采用传统手艺制作,一直保持着原有独特的美味,引来众多食客采购。四年前,邹芳注册成立公司,通过电商销售渣面粑。

“由于本地食材的生长期只有40到60天,渣面粑的生产也集中在这段时间。”

“喜欢吃的人,每年都会来买。有些来晚了没买到,就和我约定来年的春天为他先备好。”

对于邹容而言,渣面粑,就是儿时的味道,就是记忆中的乡愁,尤其外出久久未归的盘州人,吃口渣面粑,是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今年会多准备些,同时拓宽销售渠道,争取能卖10万元。”邹芳希望,让更多的盘州人感受家乡的春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