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无烟环境 为成长护航
本文转自:太原晚报
5.31世界无烟日
营造无烟环境 为成长护航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这个日子的确立别有深意,因为次日是国际儿童节,希望下一代免受烟草的危害。今年世界无烟日中国宣传活动主题为“无烟——为成长护航”,与此深意恰好契合。
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高复发性疾病。吸烟和二手烟问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数据显示,中国烟民已达到3.5亿人,15岁及以上吸烟人群中绝大部分是男性,青少年吸烟率达到6.9%。吸烟人群低龄化令人担忧。
吸烟 致病源头
曹秀莉医生说,吸烟有害健康,但我们的身边仍然有很多人在吸烟,出于各种原因戒不掉。青少年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难免会有尝试的冲动。研究资料表明,吸烟产生的烟草烟雾中含有尼古丁、焦油、悬浮颗粒、PM2.5等超过数百种有害化学物质及至少69种的致癌物,都是致病源。
吸烟伤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肺病、气管炎、支气管炎,还可能是慢阻肺疾病等。然后是多种慢性病,会影响心率、血压、中枢神经,会致癌、致畸。
吸烟伤肾。研究显示,烟草里的尼古丁成分,及镉、铅等重金属元素,都会对肾脏造成严重损伤。如果已经得了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等,吸烟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肾功能损伤,更快进入尿毒症状态。
总之,吸烟量越大、吸烟史越长,患病的风险越高。
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快速成长发育的阶段,身体各器官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比较幼嫩和敏感,抵抗力不强,对各种有毒物质的吸收反而比成人容易,中毒也会较深。所以,曹医生强调,吸烟对青少年的危害远大于成人。
危害 超乎想象
青少年是身体快速生长和发育的关键期,这个时候,保证安全和健康最重要。曹医生说,刚开始吸烟的青少年也许感觉不出来吸烟的危害,但等到出现状况时,往往就来不及了。
青少年若肺部受损,可导致肺活量下降,活动耐力下降,甚至出现慢性支气管炎、引起和加重支气管哮喘。还可能导致早衰,致少女月经紊乱和痛经,影响青少年的骨骼发育,损害青少年的口腔健康,对青少年的身高造成影响,导致生长迟缓。长期吸烟还会使青少年的嗅觉、味觉功能减退,免疫功能减弱,易出现疾病感染。
吸烟也会对青少年的智力、个性、心理、学习等产生不利影响。长时间吸烟会导致注意力和稳定性有所下降,同时也会降低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和学习效率,严重时可导致思维中断和记忆障碍。
吸烟还可能让青少年迷失方向,助长他们追求享乐的生活态度,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导致不良交往,养成一些恶习,误入歧途,甚至引发犯罪。这个时期一旦建立起错误的价值观,很可能会对青少年的未来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
为此,帮助青少年远离吸烟,多接触正能量的事物,培养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品德,需要全社会的关爱。
无烟 理想环境
世卫组织官方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有800多万人因吸烟而丧生。其中700万人属于直接吸烟,120万人属于接触二手烟的非吸烟者。曹医生认为,相较直接吸烟,二手烟的危害同样不容小觑,这也是为什么医生会经常告诫人们戒烟的缘故。
短暂接触二手烟,大量致癌物会损害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DNA。长期呼吸二手烟,患肺癌的风险会增加30%。
还有一种三手烟,是香烟残留,在吸烟者熄灭香烟后危害仍会长期存在。烟民吞云吐雾后,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尘埃颗粒残留在吸烟者的皮肤、体表,以及周围环境的物体表面,比如墙壁、地毯、家具上。这些香烟残留物可以存在几天、几周甚至数月,其所含的有毒成分,随着时间流逝,会重新释放到空气中,还可能形成毒性更强的二次污染物,引发癌症。
一个家庭,如果父母有吸烟的不良习惯,就要做到自我控制,减少吸烟次数、改正吸烟行为,避免污染居家空气,避免孩子身体健康和行为习惯受到影响。在公共空间,对人们的要求也一样。虽然我国对人们在公共场所减少吸烟的教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消耗香烟量占全世界总量的30%以上。面对如此庞大的烟草消耗体量,控烟仍任重而道远。
杜绝吸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曹秀莉医生呼吁:让我们一起携手营造无烟环境,真正做到为青少年成长护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