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耕作 让群众受益
本文转自:遵义日报
枧坝镇
机械化耕作 让群众受益
本报讯 近日,在绥阳县枧坝镇黄鱼村盐井二村民组的农田里,两台农机来回穿梭,一台机器将油菜秆卷起碎成粉末,另一台机器的犁地刀片高速运转,将收割后的土地迅速翻耕,为后续水稻移栽做好充分准备。
“黄鱼村前期通过组织召开群众会宣传油菜秸秆还田和全程机械化,得到大家一致认可。此次实施全程机械化耕作,共涉及农户114户、农田面积300余亩,现在两台农机已进场,5天就能完成所有油菜秸秆还田和翻地耕作。”黄鱼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刘成梅说。
“今年用农机粉碎秸秆还田,我们就不再像往年那样靠人力一趟趟把秸秆背回家去,而且犁田、栽秧也是用农机,让我们轻松很多。”黄鱼村盐井二村民组村民石秀英说。
据了解,枧坝镇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在交通便利、土壤优质、水资源丰富的黄鱼坝区,全面推广耕、种、收全程机械化耕作和秸秆回收综合利用,可有效降低农业投入成本,提高土地综合效益。
枧坝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吴鹏表示,黄鱼村是该镇实施全程机械化耕作的首个示范点,后期将根据实际情况向该镇其他符合条件的村逐步推广,让更多群众受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