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镇高标准农田初夏染新绿
本文转自:桂林日报 本报讯(记者刘健 通讯员杨捷)初夏时节,正值水稻插秧的关键时期,阳朔县葡萄镇各村抢抓农时移栽秧苗,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插秧的身影,绘就出一幅幅美丽的夏日田园画卷。
走进葡萄镇洞村村委大村高标准农田,只见20余名农民赤足、弯腰,正娴熟地在各自的水田上犁田、插秧、施肥。不一会工夫,一块块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便穿成线、连成片,仿佛披上了一袭“绿装”,一派生机勃勃的场面。
“以前我们这里没有水渠,留不住水,很多耕地都撂荒了,现在建好了水渠,大家都不用担心灌溉用水了,今年我家总共种了20亩田,1亩预计能产600—800斤左右粮食,20亩田那就是1.2万—1.6万斤粮,比往年足足要增产两成。”大村村民徐大哥满脸喜悦,眼中都是对丰收的希望。
据了解,洞村村委自2021年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来,投资总额约201万元,建成高标准农田1292亩,灌溉水渠工程6处,总长3.15千米,受益农户300余户800余人。有效解决了洞村地势较高、取水困难等问题,切实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极大方便了农户运输、灌溉和排水,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和自信心显著提高。
近年来,葡萄镇把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提升粮食产能、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认真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要求,围绕农田生产能力、灌排能力,田间道路通行运输能力等方面,先后在仁和、葡萄、马岚、周寨、洞村等村建成高标准农田3.4万亩,逐步形成“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粮食生产格局,不断夯实农业现代化发展基础,确保了粮食安全、农民增收,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活力、添加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