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防胜于控 控重于治(防控青少年近视大家谈④)

2023-06-02 05:16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多名教育、医疗专家谈近视防控——

防胜于控 控重于治(防控青少年近视大家谈④)

对于近视问题,青少年及家长、学校、社会各方面都非常关注。近视该如何预防?一旦近视如何控制和治疗?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降低青少年近视率?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

有效预防——

建立视力健康档案

减少电子产品使用

“对于近视问题,很长一段时间社会普遍存在‘重治轻防’的错误观念,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近视戴眼镜就行。但近视问题,防胜于控,控重于治。”陕西省保健学会健康卫生专委会主委肖延风说,“可以根据眼健康程度对青少年进行分类精准指导。要为学生建立视力档案记录,在每个学期都要进行1次视力监测,划分高度近视、低度近视、不近视、度数增长快人群,分类后区别管理指导。”

同样建立视力档案、提前干预的,还有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左眼4.8,右眼4.7。系统显示:裸眼视力下降,屈光不正筛查阳性。建议到医疗机构接受检查,明确诊断并及时采取措施。”青秀区市民李莉登录学生视力监测家校信息共享平台后,看到了孩子的视力信息。“接下来我要多关心她的视力变化,以身作则,教她好好健康用眼。”李莉说。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周文栋认为,各中小学幼儿园应该及时更新青少年视力健康档案,如果在早期可以发现孩子们近视的倾向或趋势,就能及时制订干预措施,特别是控制高度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2020年6月,郑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站搭建郑州市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风险监测与管理平台,为每一位在校学生建立电子视力档案,确保一人一档。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李海威建议:“家长要创造条件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用眼环境,身体力行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控制和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频率,单次使用电子产品时长不宜超过15分钟,一天最好不超过1个小时。同时,家长应带领青少年儿童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运动,防止远视储备量过早过快消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