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超级“神探”让冰冷的仪器也能“说话”

2023-06-06 09:29 来源:明珠号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常州日报

□本报通讯员 杜蘅

很多人都经历过超声检查,被涂上冰冷的耦合剂,小小的探头在身上游走。此时,检查的医生正扭曲着身体,一手扶着探头时轻时重地探查,双眼紧盯屏幕中的情况。探头每一次移动,屏幕上的影像就会发生无数次变化,医生要从这无数次的变化中寻找“蛛丝马迹”。这些操作考验医生的眼力、腕力、腰部“核心力量”,更考验医学素养和分析判断能力。

52岁的钱先生今年单位体检在市四院,做超声检查时时间特别长,结束之后,医生还建议他做腹部增强CT。很快,单位工会就为他安排了去另外一家医院做CT,最后被确诊为早期肝癌,及时进行了手术治疗。

术后,单位工会才告知钱先生,体检时,市四院超声科主任成涛发现他肝部有个很小的病灶,不仔细看很容易被忽略掉。但是,成涛在与钱先生沟通中发现他不是很在意,就单独通知单位工会,把他列入了重点关注对象。

“最开始说今年体检安排在市四院时我就有点想法,医生喊我做CT时,先入为主以为是骗我多做检查。没想到,是医生负责,救了我一命。”钱先生说。

事实上,通过超声检查发现异常诊断为“早期癌变”,这样的案例在成涛团队中每年都有不少。近几年,市四院的超声不仅成为诊断疾病的利器,更成为治疗手段之一。

去年初夏,24岁的孙女士因颈部粗大到医院就诊,经超声检查发现其甲状腺右叶内有一个2.5厘米×2.2厘米×3.6厘米肿块,考虑为“甲状腺滤泡性肿瘤”,需要手术切除病灶。孙女士害怕手术后颈部留疤,不愿接受传统手术。最后,成涛为她进行了超声引导下的微波消融术,整个过程30分钟不到,全程没有出血,只在脖子上留下一个2毫米针孔。术后第二天,孙女士就出院回家了。今年4月,孙女士来医院复查时,特意找到成涛:“我现在找到心仪的男朋友了,真的谢谢成主任!”

超声引导下的微波消融术不仅让甲状腺结节患者免去了手术留疤,也让肿瘤患者获益更多。

刘先生今年58岁,3年前,他偶然发现自己的骶尾部有个肿块,后病理诊断为纤维肉瘤。他立即赶往上海手术,然而术后半年不到就复发,又到上海进行了第二次手术,没想到3个月后再次复发。这时,外科评估无法再手术,建议他进行放疗、免疫治疗等其他治疗。刘先生接受了放疗、免疫治疗,但肿块继续增大,逐渐开始脚麻、疼痛。因为骶尾部的肿块,他甚至无法平躺,彻夜难眠,精神状况越来越差。

2021年2月,刘先生到市四院就诊。成涛团队用超声造影术发现其骶尾部左侧有一枚直径约8厘米的肿块,右侧还有一枚9厘米的肿块,需要进行多次消融术方有可能灭活肿瘤。当时,刘先生已经痛不欲生,强烈要求进行微波消融术。第一次消融术后半个月,刘先生前来复查,激动地告诉成涛:“我这几天都是一觉到天亮,好久没这么舒畅了。”

截至去年,超声科团队为刘先生先后进行了5次消融术,肿块明显缩小,几乎不影响日常生活。刘先生每次复诊,都说自己应该早点到这儿来做消融术,既便宜又有效果。

让冰冷的仪器“说话”,需要一双“鹰眼”,还有一颗仁心。市四院超声科团队心中装着患者,不断精进技术,一如既往地默默守护着龙城百姓的健康。

专科简介

常州市肿瘤(第四人民)医院超声科创建于1987年,在职医护人员12人,有省医学工程学会超声分会委员1名、市医院协会超声质量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名,市医学工程学会超声学会委员1名、市医师协会超声分会委员1名。

超声科现有7个亚专科,分别为腹部、妇产科、心血管、浅表、介入、肌骨、颅脑。团队擅长肿瘤的超声诊断、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肿瘤消融术等诊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