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众健康>>老人

“无围墙养老”不孤独
发布日期:2006-11-28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儿孙承欢膝下,一家其乐融融是中国人传统的养老模式。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长大后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加之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如何给老人养老也就成了新的社会问题。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道汽南社区从解决社区老人的现实问题出发,成立了“无围墙敬老院”,组织老人们在社区养老。老人们住在自己家里足不出户,就能享受许多周到的服务。不久前,记者对汽南社区进行了采访。

  老人不愿住进养老院

  在位于社区中心地带的简易平房里,记者找到了这家“无围墙敬老院”。据汽南社区居委会主任、敬老院名誉院长王士良介绍,汽南社区是个老年人比较多的社区。整个社区目前有1300多位退休老人,占人口总数的22%。这么多的老人,让他们全部去敬老院,很不现实,然而在家养老,没人照顾也不行。于是解决老人养老问题便成了居委会最重要的工作。

  王士良说,对老年人来说,家庭不仅是一个生活的地方,还是维系情感的纽带。很多老人不愿意住敬老院,是因为他们觉得老了去敬老院,就像被抛弃了。而且让老人们在敬老院过集体生活,每天准时起床,准时吃饭,他们会觉得很不习惯。

  上海市静安老年医院康复科主任王凯说,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出发,老人在年纪大后,还是希望不脱离原来的生活环境。很多老年人不愿意去敬老院,是因为很多敬老院只是单纯地照料老年人的饮食起居,没有顾及他们精神方面的需求,老年人在那里生活很无聊。王凯认为,鉴于上述情况,居家养老将是一种趋势。这其中,社区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无围墙养老”受欢迎

  2004年8月,“无围墙敬老院”的成立,彻底解决了小区内老人养老的难题。“无围墙敬老院”把社区内40多家家政、食堂、卫生站、理发店等各种服务机构组织起来,为老人们提供看护、饮食、医疗、陪伴等服务,让老人们不离社区,就可实现安心养老。“无围墙敬老院”的特点是“三不脱离”,即不脱离家庭,不脱离儿女,不脱离生活环境,老人们没有社会孤独感。

  王士良说,无围墙敬老院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养老服务机构。它打破了传统养老院的模式,不设固定场所收养老人,而是采取按需派送服务人员到老人家中从事生活、医疗等诸多服务的模式。

  老年人年高体弱,随时都可能出问题,巡视便成了敬老院最重要的工作。巡视人员对社区所有的重点家庭每天巡视两次,和老人们聊聊天,同时看看老人们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如何。

  社区有位赵老太太,已经92岁了,没有子女。一次,巡视员发现赵老太太正在发烧,而且烧得很厉害,于是马上叫来卫生站的医务人员。医务人员检查后建议立即送医院治疗,结果老人避免了患上肺炎的危险,并且很快恢复了健康。

  “无围墙敬老院”还经常发挥自己立足于社区的优势,积极组织一些公益活动。去年重阳节,养老院组织了50多位身体不便的老人,每人一辆轮椅,去游天坛和世纪坛。一位老人感动地说,自从患病以后,他就从没下过楼,现在能到四处走一走,心里十分高兴。

  一个电话解决所有难题

  现在老人们有了困难,只需要给“无围墙敬老院”打一个电话,就可以在家里吃到热腾腾的饭菜,或者有专人上门给他们洗衣服。一位大娘告诉记者,就连去银行交电话费这些小事,也有专人来为老人办理。对于这些服务,“无围墙敬老院”目前只收取极其低廉的费用,有些服务如上门巡视孤寡老人或者对某些老人进行重点看护,则完全免费。

  对那些身体不方便的老人,或者需要一对一照料的老人,“无围墙敬老院”可派人入户进行看护。老人的子女也可以让老人“入托”,即白天将老人送到无围墙敬老院,晚上再接回家里。

  此外,居委会组织小区内的热心人成立了一支由12个年轻人组成的队伍,为社区的老人们提供应急服务,24小时风雨无阻。一次,一位90多岁的老人因病在家中去世,当时正是凌晨时分,“无围墙敬老院”组织人手,为老人擦洗身体,准备后事,并且分文未取。

  王士良说,自“无围墙敬老院”建立以来,不仅深受本社区老年人的欢迎,而且老人的子女们也非常欢迎这种养老方式,这解决了儿女们很多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