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男子便血一年,做了痔疮手术后又有想不到的事发生

老李痔疮便血,手术后仍然没有好转
老李今年50岁,他便血1年,开始保守治疗,用痔疮膏加中药外洗,但近期效果不佳,出血厉害,于是来医院做了痔疮手术。
但是手术后仍然有暗红色的便血,而且每天都要大便7-10次,却没有肚子痛、发热等不舒服的表现。于是,该患者再次就诊于某三甲医院,医生询问病情后给患者开了一个常规的肠镜这个检查。

通过肠镜检查,发现原来是直肠癌!
检查结果令人吓了一跳,患者在距离肛门11cm处的直肠段见菜花样肿物,肠腔狭窄,肠镜也无法通过了。最后,这个患者又做了超声肠镜、腹部CT、MR等检查以及病理活检,很不幸最终被诊断为晚期直肠癌。11cm是一个很尴尬的距离,因为如果医生的手指略短,做肛门指检时是极可能触摸不到的。如果患者确实伴有痔疮,而痔疮和直肠癌又有形似的症状,那么直肠癌极有可能被漏诊。

医生忠告:肠镜检查是早期诊断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近年来,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保持着上升的趋势。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肠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均位居第5位,其中,新发病例数37.6万,死亡病例数19.1万。而且大多数患者在发现时已经属于中晚期,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国肠癌筛查的普及率较低,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患者并没有肠癌筛查的意识。
肠癌的发生,和年龄、遗传因素、饮食生活习惯等多个因素有关。多吃高膳食纤维食品、多运动、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少饮酒、少吃加工肉制品,这些良好的生活方式,的确有助于大肠癌的预防。但像年龄、遗传因素却是无法改变的:随着年龄增加,即使很注意生活方式,患大肠癌的风险还是会增加也就是说,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大肠癌有帮助,但却不够。防大肠癌还有十分关键的一招——在早期发现它。
国内外研究均表示:随着年龄增长,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生率逐渐升高,40~50 岁以后显著上升。而且发病年龄与大肠癌的发病位置有一定的关系,随着年龄增加,发病位置逐渐右移。而右侧结肠癌的预后,比左侧结肠及直肠癌要差很多。一般来讲,年龄超过40岁的人群就应该进行一次肠癌的筛查。尤其是便血、黑便、贫血、体重减轻的人群,应该今早筛查。目前最常用的检查手段就是肠镜,全结肠镜检查是早期诊断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可以早期发现和治疗结直肠癌前病变及早期癌。另外,有排便习惯改变、大便变细、粘液便、腹痛或乏力、低热的患者也要注意了,不要以为这是小病,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相应的检查还是要做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
腾 中国2.5亿老年人的养老困境:60岁老人照顾着90岁父母
-
海 台湾为何缺疫苗?“台驻美代表”一句话暴露
-
营 关晓彤推荐的“植物肉”健康吗?营养怎么样?
-
一 钟南山从不吃的四种水果!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再馋也不要吃!
-
漫 超过8周再打第二针疫苗,是否还有效?4个新问题,一次性为你解答
-
3 癌症并不可怕:30年3次抗癌成功,抗癌会长分享了3个建议
-
生 哪些“临期食品”可以放心吃?从购买到储存都是“知识点”
-
3 刷牙的时候刷几下舌头,对身体健康是好还是坏?一次性告诉你
-
腾 刷牙前,牙膏要不要沾水?选牙刷必看这4点,不然牙齿“越刷越黄”
-
十 红薯尽量少吃,最好不吃,不要再忽略了,很多人都不了解
-
人 “跌倒”,65岁以上老人因伤死亡首因!袁隆平院士3月曾摔跤引发不适
-
前 2020年我国每分钟就有8人被确诊癌症:早期几乎无症状,必须定期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