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宝宝中医调养小妙招

自家孩子总是对吃饭不感兴趣,
时常嚷着肚子疼,肚子胀
呼出的口气也酸酸臭臭的,
稍微多吃一点就会呕吐,
大便干结黏腻,马桶冲不净,
舌苔厚,像粘着一层污垢,
甚至喉中有痰,反复咳嗽……
这些症状均提示孩子身上存在一个问题:积食。那么积食的成因有哪些?如何有效防治呢?
什么是积食?
积食是指中医的一个病症,主要是指小儿乳食过量,损伤脾胃,使乳食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肠胃疾病。
一、乳食伤脾 小儿脾常不足
小婴儿:乳食不知自节或哺乳过量、过急、冷热不调;
幼儿及儿童:饮食喂养不当,偏食嗜食,暴饮暴食,煎炸炙煿、生冷黏腻之物。
以上种种均会使脾胃受损,受纳运化失职,宿食停聚,积而不化,则成积滞。
此时孩子往往会表现为:经常不明原因的哭闹,食欲不振,厌食,口臭,肚子胀,胃部不适,睡眠不安和手脚心发热等症状。
这种情况往往是急性起病,要暂停喂食,可适当选用消乳化食、和中导滞的药物,如保和丸、小儿消食颗粒、王氏保赤丸、消食导滞丸均有良好效果。
二、脾虚夹积
饮食不节日久或禀赋不足,脾胃素虚,正如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所说“脾胃不和,不能食乳,致肌瘦。亦因大病或吐泻后,脾胃尚弱,不能传化谷气也”。腐熟运化之力减弱,稍有进食即停滞不化。如积久不消,迁延失治,会进一步损伤脾胃,气血生化乏源,营养及生长发育障碍,日渐消瘦而成疳症。
常表现为:神疲肢倦,不思饮食,面色萎黄,消瘦,食则饱胀不适,口气秽浊,大便干稀不调,见不消化食物残渣。
这种情况往往会存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反复难愈。此时不仅要消积化滞,还要健脾助运,可以选用人参健脾丸、醒脾养儿颗粒等调治。
三、累及他脏
积食不仅会导致脾胃方面的病变,还可以间接累积其他脏器而出现相应症状。如脾土虚弱,土不生金,中焦积滞日久化热,上炎上焦,化火生痰,会引起咳嗽、喉中有痰、鼻塞浊涕等肺系症状;肝木克土,脾虚则肝旺,易出现烦躁易怒,吮指、眨眼、揉鼻、磨牙等肝经症状。治疗时应注意有所顾及。
中医外治疗效好
1、穴位贴敷:
以莱菔子,连翘,木香,枳实,焦山楂,神曲,麦芽等消积化湿健脾药物,共研细末,调糊,敷于神阙(脐中)及中脘穴(腹正中线脐上两寸)等穴位。
2、小儿推拿:
揉中脘
胸中与肚脐连线的二分之一处,即是中脘穴位。用手掌根旋转按揉,每日两次。
摩涌泉
足底心即是涌泉穴。用拇指按压涌泉穴,旋转按摩30-50下,每日两次。
也可以根据证型选用清胃经,补脾经,清补大肠经,揉板门,推下七节骨等推拿手法;同时配合捏脊治疗。
积食
重在预防
儿科典籍《活幼新书》中述:“四时要得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平时给予孩子的饮食要营养均衡、清淡易消化,尽量选择新鲜、自然、原生态的食品。饮食要规律,不能强迫进食,不宜过杂或过饱。不吃生冷、油腻、辛辣,煎炸食品,以减轻脾胃过多负荷。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
健 全国2.5亿青少年都得打生长激素?为何今年生长激素大卖?
-
人 新研究发现冠状病毒“致命弱点”
-
医 探访吴孟超院士生命的最后时刻和两年退休生活
-
Z “史上最刚产妇” 引热议:婆家拒绝打无痛,生完娃冲出产房怒打老公……
-
生 哪些“临期食品”可以放心吃?从购买到储存都是“知识点”
-
十 红薯尽量少吃,最好不吃,不要再忽略了,很多人都不了解
-
漫 超过8周再打第二针疫苗,是否还有效?4个新问题,一次性为你解答
-
医 一新冠疫苗遭永久停用!已致多人死亡!
-
腾 刷牙前,牙膏要不要沾水?选牙刷必看这4点,不然牙齿“越刷越黄”
-
妙 爱吃茄子的注意了:这三种情况下吃茄子等于慢性自杀,一定警惕!
-
人 “跌倒”,65岁以上老人因伤死亡首因!袁隆平院士3月曾摔跤引发不适
-
搜 按摩店内女子只露出半个身子,跪蹲在地上,民警: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