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阿司匹林走下“神坛”:一个长达40年的错误

2021-06-18 10:00 来源: 国医大师

引言

“多项医学研究均未能证明阿司匹林可提供安全有效的保护,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同时却可能导致严重的医疗问题,如肠道和颅内出血、溃疡、肾功能衰竭、失明等。”

阿司匹林是如何成为“万能药”的?

经常用阿司匹林,但你知不知道阿司匹林其实最早是从柳树里来的……

在古代,柳树皮是可以入药的药材,在古埃及和古希腊都有用柳树皮入药的记载。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也有提到用柳树皮煮水缓解关节病患者的疼痛。

1828年两位科学家成功地从柳树皮里分离提纯出活性成分——水杨酸。1876《柳叶刀》刊登了首个含有水杨酸盐类的临床研究,从此开始了水杨酸治疗风湿的时代。

但水杨酸有一股浓烈的酸味,同时化学性质不够稳定,刺激性强,因此临床上使用受到了限制。

1897年德国化学家霍夫曼在水杨酸的基础上合成了乙酰水杨酸——也就是今天的阿司匹林,既改良了水杨酸的缺点,又保证了原有的疗效。阿司匹林成为第一个发现的非甾体类抗炎药。

人们发现它可以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降低痛感,还可以减少炎症物质对下丘脑的刺激,来调节体温中枢,从而达到退热的目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