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2021 ASCO丨严颖教授: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谁与争锋?PARP抑制剂再现江湖

2021-06-17 22:26 来源: 健康界

2021年6月4日~8日,ASCO(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于线上举行,今年的主题是:Every Patient. Every Day. Everywhere。

每年,突破性成果(LBA)都是 ASCO 年会上令人期待的看点,今年共发布了6项LBA研究。作为重磅研究之一,LBA 1研究公布了OlympiA研究的最新结果。

该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III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奥拉帕利对比安慰剂,在临床病理高危、HER2阴性、BRCA1或BRCA2生殖系突变致病或致病变种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辅助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那么,早期乳腺癌的治疗现状究竟如何?该项研究具有怎样的临床意义?今后又将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方向?为此,健康界有幸邀请到

严 颖 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乳腺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乳腺癌的内科治疗专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CSCO-BC) 委员,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青年学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乳腺癌整合防治全国专家委员会青年委员。

健康界:

严颖教授:

纵观整个早期乳腺癌的发展趋势,

在2011年的ST.Gallen会议上,通过将4种免疫组化指标ER、PR、HER2、Ki67进行相应的临床病理替代分析后,乳腺癌四个分子分型才真正在临床上应用开来。由此,

对于三阴性乳腺癌与HER2阳性乳腺癌来讲,一般强调有符合新辅助治疗指征的患者先进行新辅助治疗,然后再开展根治性手术,也可采用手术结果选择后续辅助治疗的策略。这样的做法主要能筛选出新辅助治疗后未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的患者,从而予以强化的辅助治疗,达到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

对于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来讲,如果淋巴结阳性实际上是符合新辅助治疗指征的,但重点还是在于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强化。

健康界:

严颖教授:

从入组人群的角度来讲,该研究入组的是复发风险比较高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

该研究入组的另一类人群为

本项研究主要告诉我们,对于HER2阴性的患者,如果患者存在BRCA基因突变,术后进行一年的辅助奥拉帕利治疗,那么患者三年的DFS可显著提高,从77.1%提高至85.9%。所以,通过对入组人群的分析可知,

健康界:

严颖教授:

1.三阴性乳腺癌:卡培他滨标准强化 vs. PARP抑制剂强化

OlympiA研究纳入的患者在2014年就已开始入组,他们多是经过蒽环和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再术后进行奥拉帕利一年辅助治疗。然而在临床中,众所周知,经过新辅助治疗未能达到PCR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其术后标准治疗实际上是采用卡培他滨进行强化治疗。并且,术后采用卡培他滨强化进行治疗也能进一步降低患者的复发转移率。那么对于这些有BRCA基因突变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究竟术后辅助治疗应该选用卡培他滨还是PARP抑制剂的强化治疗,实际上还缺少头对头的研究数据,而这可能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2.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CDK4/6抑制剂 vs PARP抑制剂

对于高复发转移风险的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而言,OlympiA研究的亚组分析显示,这组患者可以从PARP抑制剂一年强化治疗中获益。实际上,这类患者还有CDK4/6抑制剂辅助治疗的机会。这类患者在术后辅助治疗阶段,若存在BRCA基因突变,也需考虑是选择CDK4/6抑制剂还是PARP抑制剂更好。

另外,

健康界:

严颖教授:

比如说对于三阴性乳腺癌来讲,一些通过新辅助治疗之后未能达到PCR的患者,通过OlympiA研究可知后续辅助治疗可以选择PARP抑制剂,而其新辅助治疗能否达到PCR关乎预后情况。如何提高三阴性乳腺癌这种新辅助治疗的效果,让更多患者达到PCR也是今后重点的发展方向。我们看到,随着涉及如免疫治疗、PARP抑制剂、新辅助治疗领域等众多研究出炉,早期乳腺癌的临床决策也在不断优化完善中。

摘要译文

背景:

方法:

结果:

结论:

来源:健康界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