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该用什么药?

2021-09-07 22:59 来源: 人民资讯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分类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根据其发生时间和治疗效果可以分为急性、延迟性、预期性、暴发性和难治性。急性CINV在化疗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生,常在24 h内缓解。延迟性CINV通常发生在化疗24 h后。预期CINV是指发生于曾接受化疗的患者,在下一次化疗前即出现恶心呕吐,其发生常与既往化疗不愉快的体验相关。爆发性CINV是在预防性处理之后仍然出现的呕吐,并且需要给予止吐药物“解救治疗”的恶心呕吐反应。而难治CINV是在既往的化疗周期中使用预防性和/或解救性止吐治疗失败,而在后续化疗周期中仍然出现的呕吐。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影响因素

抗肿瘤药物治疗相关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与使用的治疗药物品种密切相关,如顺铂、卡铂、阿霉素、环磷酰胺、卡莫司汀等化疗药致吐率高;也与药物的使用剂量、给药方式以及个体差异(如年龄、性别、既往治疗情况、饮酒史、合并用药情况、肿瘤侵犯部位、体能状态等)有关。

止吐药物的作用机制

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在呕吐形成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化疗所致恶心呕吐 (CINV)关系最密切的神经递质为5-羟色胺(5-HT )、P-物质、多巴胺和大麻素,其他还包括乙酰胆碱和组胺等。 近年来认为5-羟色胺是在CINV,特别是急性呕吐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递质,在迷走神经传入纤维、CTZ及孤束核中均有多种5-HT受体。P-物质属于激肽家族的调节多肽, 能够结合神经激肽(NK)受体,在急性和延迟性呕吐中产生重要作用。不同的神经递质在不同的呕吐类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存在差别。

临床常用的止吐药如5-HT3受体拮抗剂(司琼类)是通过拮抗5-HT3受体发挥作用,NK-1受体拮抗剂通过拮抗P物质发挥作用,而甲氧氯普胺、奥氮平是通过拮抗多巴胺而发挥止吐作用。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