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麻城乌龙潭村:金丝皇菊吐金丝 每亩产值2万元

2021-11-19 19:48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李阳 吴华昕)稻香遍地,菊灿如金。11月11日,麻城市铁门岗乡乌龙潭村金丝皇菊产业基地,暖阳下,鲜黄的菊花在枝头摇曳,采摘的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股奋力打造乡村振兴麻城样板先行区的激情,在菊浪中翻涌。

地处麻城市西南部的“鄂东粮仓”—铁门岗乡,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在选准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做响农业品牌、加强技术创新、激发产业活力上下功夫,以特色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乌龙潭村貌。通讯员 供图

突出地方特色 做强传统农业

“现在亩产达700公斤左右,年产量达到860吨,所产优质大米畅销麻城市及周边地区。”提起村里传统农业的强势发展,乌龙潭村村支书姚绪军很是骄傲,他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农业产业化则是产业兴旺的核心,村里农业迅速发展的本质是产业化。

乌龙潭村位于铁门岗乡西南部,距乡政府仅2公里,由原茶棚村和河畈村合并而成。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千百年来,乌龙潭村传统农业种植从没间断。现在村里耕地面积有7768亩,全村24个村民小组,总计694户2230人。村民单打独斗搞种植收入低,都不愿意在家务农,田地抛荒严重。村级产业结构单一,村级集体经济极其薄弱。

村民采摘“幸福花”金丝皇菊。通讯员 供图

“发展高效农业,推进科学种植,是实现目标的第一关口,对于后面的工作开展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出于这样的认识,乌龙潭村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引进新型经营主体:农腾、风林两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2000多亩田地,培育优质水稻和再生稻,采用机械化种田。“以前靠耕牛人力种田很累,现在都是机械连片种,人轻松了产量也高了。”姚绪军说,优质的秧苗加高标准的农田,让村民耕种热情更为高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