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神奇折耳根,治病佳肴两不误!

2021-11-29 16:42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折耳根学名“鱼腥草”,鱼腥草作为我国传统常用药物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功效。其性味辛,微寒。归肺经。为中医临床治疗肺痈要药。由于鱼腥草富含生物活性成分和营养成分,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利用鱼腥草防病、治病。鱼腥草系药食两用的野菜,营养极其丰富,如今已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人们常采摘嫩叶或挖掘嫩的地下根茎作为夏令凉拌及家庭风味小菜以促食欲。让我们一起走进妙药佳疏鱼腥草!

中医药学对鱼腥草的认识源于汉代,鱼腥草始载于南北朝《别录》下品。来源于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蕺菜的全草。又名猪鼻孔、臭腥草、侧耳根、蕺菜、九节莲等,因其茎叶搓碎后有鱼腥味,故通常叫它鱼腥草。主产于浙江、江苏、湖北、安徽、福建、四川、两广等地。早在唐代苏敬的《新修本草》中就有“叶似荞麦,肥地亦能蔓生,茎紫赤色,多生湿地、山谷阴处”的记载。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言其“散热毒痈肿,疮痔脱肛”。明代缪希雍的《本草经疏》记载,鱼腥草为“治痰热壅肺,发为肺痈吐脓血之要药”。

​鱼腥草临床应用

清痰热、平咳喘

鱼腥草辛腥气寒,善入肺清痰热,可用于风热、痰热、痰火之肺系咳喘及肺痈、肺痨等,素与桑皮、知母、杏仁、贝母、瓜蒌、桔梗、芦根等药同伍,亦可与马齿苋、百部等用于肺痨。

运湿滞、断泻痢

鱼腥草为气浓味淡之品,有渗湿热、运食滞之功,民间常作为除湿热及健胃消食之品。本品常与薏苡仁、扁豆、白蔻、神曲、麦芽、谷芽、鸡内金、山楂等同用。亦在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保和丸、大安丸等方中应用,对于食滞、泄泻、痢疾等有较好的疗效。

渗湿热、蠲淋滞

鱼腥草善清热渗泄,具有利尿窍,泻湿热之功。可用于热淋、石淋、带下、水肿等症。常与淡竹叶、木通、海金砂、金钱草、车前子等同用。亦在八正散、导赤散、龙胆泻肝汤、四妙散等方中应用,其疗效较佳。

解热毒、治疮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