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在人体血液中发现微塑料,或已遍布全身!这些都是可能来源
本文转自:北青网


微博截图
据科普中国消息,这一发现引起了社会民众的广泛关注。
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微塑料都有哪些?微塑料又是怎么“溜”进人体的?进入人体后对身体有危害吗?
这篇文章来一起关注了解下……
微塑料,来源于哪些日用品中?
微塑料是在2004年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Richard Thompson在《Science》发表文章上提出的,后来定义为小于5mm的塑料颗粒被科学家们普遍承认。
常见的塑料种类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尼龙(PA)等,这些材料化学性质都非常稳定。
在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塑料带给了人们极大的便利。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过去,塑料的应用大部分为一些食物保存袋或者垃圾袋,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塑料已经应用到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即使一些看起来与塑料无关的产品,其实也含有塑料这一成分。
我们日常用到的一些护理品或化妆品,比如牙膏中的一些微珠、沐浴磨砂膏、防晒霜等都有微塑料的使用。
很多食品生产和食用过程中也含有微塑料,比如罐头、咖啡过滤纸、啤酒、口香糖、矿泉水、餐桌盐以及外卖食品等。
除此之外,洗涤剂、清洗剂、塑料食品容器、塑料包装、一次性杯子、婴儿奶瓶、汽车轮胎,以及疫情期间我们大量使用的口罩,都属于难降解的塑料。
如果把这些物品丢弃进入自然环境中,经过长时间的降解破碎,就产生了“无处不在”的微塑料。
微塑料是如何“溜”进人体的?
《Science》上的一篇文献报道了微塑料可通过吸入和摄入进入人体。
举个例子来讲,空气中的颗粒PM2.5 (
已有研究表明微米级的塑料颗粒可以通过细胞膜、胎盘甚至大脑进入所有的器官,但是关于对微塑料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以及微塑料对人类是否有剂量依赖效应仍不得而知。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目前,科学家们也致力于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尽管在人体血液中已经检测到微塑料的存在,但微塑料是如何进入血液的目前还不清楚,科学家们推测它们可能通过被污染的空气、水或食物进入血液。微塑料在血液中是如何流动,通过什么途径转移也仍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微塑料呢?
尽管当今社会生活已与塑料制品密切相关,塑料污染也在日益加重。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减少塑料盒塑料袋等一次性制品的使用,妥善处理塑料垃圾,做好垃圾分类,不随意丢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骨 老年人摔一跤,后果有多严重?年过60,3种食物要常吃,养骨壮骨
-
沫 床上那点事总是草草了事?教你6招,防治早泄
-
中 买不到蔬菜挖野菜...注意!野菜食用有风险,需谨慎!
-
蓝 女子遭司机性侵,主动提出不戴套后,最恶心的一幕发生了
-
网 78岁大爷相亲,渴望夫妻生活,大妈:可以试试,但需再涨500
-
白 印度男子强奸母牛,3人在旁协助,拍下全程传网上,致5000人游行
-
东 警报拉响!国内又一地发生疫情,公交、地铁全停,抗原检测超1400万人
-
家 15岁男孩激战50名女同学,其中3人“中枪”,性成瘾堪比毒瘾
-
青 做完核酸检测后口罩要丢掉?好多人都忽略了!
-
艺 中国首例“安乐死”执行者坦言:很后悔,就算给100万也不再干了
-
马 6种早餐不建议食用,鸡蛋或已上榜?为了健康,请嘴下留情
-
腾 女生穿男生内裤是种什么样的体验?我们亲自采访了4对情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