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德州市中医院:帕金森并不可怕,找对方法很关键!

2022-04-11 19:51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齐鲁壹点

今年4月11日是第26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主题是“防疫抗帕,全程管理”。

李先生今年66岁,退休后经常和老伴外出旅游。但由于疫情原因,近几年减少了外出活动,李先生逐渐觉得全身没力气,容易疲倦,总以为运动减少导致的,后来发现走路时身体有些不受控制往前冲,有一次在平地上差点摔倒,可是没有当回事,认为是岁数大了腿脚不利索。而老伴偶然发现李先生右手有时候会不自主地抖动,可干起家务活儿来又好一些。

李先生平时爱写日记,近日来发现写的字和原来不一样了,七扭八歪,大小不一,他心想:“难道是得了‘中风’?”于是李先生在家人陪同下来到德州市中医院就医。脑病二科副主任医师庞敏经过检查,诊断其患有“帕金森病”。李先生一家虽然听过这个病,但是总觉得这个病离自己很遥远。怎么就会得帕金森了呢?那会不会越来越重?会不会瘫痪动不了了?会不会影响寿命?该怎么治疗呢?面对患者及家属的疑问,庞敏介绍,帕金森并不可怕,正确诊断,合理治疗很重要。

1.什么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名震颤麻痹(paralysis agitans),是一种常见的进展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由英国医生詹姆士·帕金森(James Parkinson)于1817年首先报道及系统描述。帕金森多见于中老年人,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每10万人中有1700位患者,与欧美国家相似,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男性稍高于女性。

2.主要症状是什么?

表现有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

运动症状常始于一侧肢体,逐渐波及其他肢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小字症”“面具脸”(masked face);语音低调;起立、起床、翻身困难。姿势障碍“冻结”现象,慌张步态。

非运动症状包括感觉障碍,嗅觉减退,肢体麻木、痉挛、疼痛;睡眠障碍,主要包括入睡困难、早醒等失眠症状、过度嗜睡(EDS)不宁腿综合征RLS)而影响睡眠;精神症状,抑郁、焦虑,认知障碍乃至痴呆;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便秘、多汗、溢脂性皮炎,吞咽减少导致流涎,疾病后期也可出现性功能减退、排尿障碍或直立性低血压。

3.帕金森病能自愈吗?

不能。目前还没有根治帕金森病的特效方法,德州市中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长,辨证施治,活血化瘀,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可较为明显地改善帕金森患者的运动和非运动症状,包括缓解肌肉僵硬、缓解疼痛,比如缓解患者下肢水肿、下肢冰凉怕冷、酸痛等。

4.如何预防帕金森病?

防治脑动脉硬化,重视老年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脑动脉硬化等)的防治;远离有毒物品,避免接触有毒化学药品,如杀虫剂、除草剂、农药等;加强体育运动及脑力活动,可以延缓脑神经组织衰老;适量的绿茶和咖啡对预防帕金森病也有一定益处。

医生简介:

庞敏,德州市中医院脑病二科副主任医师,兼任山东省中医药大学及滨州医学院的兼职教授、山东省老年医学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会帕金森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德州市络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学习,荣获德州市十佳医师和德州市最美医生荣誉称号。

擅长神经系统各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各种脑血管病、头疼、头晕、记忆障碍、认知障碍有独到见解,尤其擅长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门诊时间:德州市中医院东院区(德州市天衢东路1165号)二楼脑病二科门诊周三全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