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守望者”——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郧西县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丁国田
本文转自:湖北日报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董园园 通讯员 邹景根 付书杰
从良种推广、试验示范,到粮油作物面积稳定55万亩、产量12.5万吨,他为家乡粮食作物增产增效献智出力;从弱冠之年奔赴一线,到两鬓斑白扎根沃野,他坚持初心不改,成为农田忠实的守望者。他,就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郧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丁国田。

一本推广笔记,记了34年
6号到小河村查看玉米和大豆复合种植查苗补缺,7号到观音镇开展第三次小麦赤霉病防治,8号到关防乡推广“油稻轮作”……翻开笔记本,工作计划密密麻麻、清晰明了。
岁月无声,服务有痕。丁国田34年扎根一线,一个“农”字留在笔端、烙在心田。
1988年,22岁的丁国田从原郧阳地区农校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生他养他的土地——郧西县马安镇。由于当地自然条件较差,加上良种、科学种植普及率不高,粮食产量问题仍是挡道的“拦路虎”。
“发挥所学,把产量提上去。”丁国田暗下决心要改变现状,他向老站长提议,推广水稻“两段育秧”。丁国田靠着双腿走遍25个村,踏遍无数个田埂、推广新种子,下田地、讲述新技术,但群众似乎并不买账,“才从学校出来的娃,会种什么田?”“老种子怪好的,新种子还要花钱,种了有保障?”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丁国田租用种粮户陈敬贵家3分地,划分为十几个棚,开展育秧试验。浸泡“汕优63号”谷种、拌营养土、整理育秧池、撒子出苗……
一周后,多数秧苗青青、长势良好,但有两棚秧苗却纤瘦发黄。春种日头,夏种时。看着发黄的秧苗,急得陈敬贵直蹬脚,嘴里不停念叨:“让你不试,你偏不信,这要是误了时头那还得了。”
问题出在哪里?他找同行分析原因,边听边问、边学边记,分析出因使用未腐熟的农家肥,导致营养土二次发酵使秧苗“受烧”。有了这次教训后,他便有了记笔记习惯,什么种子、什么配方、什么时节播种、特别要注意什么,他都清晰地记录,这一记就是34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凤 身体内有湿气,尽量少吃4种水果
-
时 女子带30个套,强迫男子与其发生关系后报警:"我还没玩够..."
-
英 美国反同议员被爆是骗婚gay!公款包养男助理,录像震惊全美
-
王 左侧卧睡伤心?右侧卧睡伤肝?到底哪种睡姿最好?看完你就知道了
-
极 首个接受猪心脏移植的人,或因猪病毒而死
-
东 警报拉响!国内又一地发生疫情,公交、地铁全停,抗原检测超1400万人
-
上 24岁女孩眼角膜几乎穿孔,险失明!只因睫毛长58只……
-
新 一块砧板让男孩染上多种寄生虫!医生提醒:还这样做饭就是害娃
-
孟 人体有6个器官可以“拿掉”,不会影响正常生活,是不是真的?
-
中 “人睡三觉,命比纸薄”?到底是哪三觉?这几种异常,可能是身体在“求救”……
-
西 全球新冠死亡人数出炉!印度位居榜首仍嘴硬,却因黑历史“打脸”
-
雪 重磅!中国人“吃饭指南”更新了,一日三餐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