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5点,建议知晓
首先,多种诱因导致导致起搏细胞的自律性增强或触发起搏细胞产生自律活动是原因之一。窦房结中的起搏细胞是心脏产生自我节律的关键结构,但是在病因的影响下,起搏细胞的自律性会异常增强,导致其出现短时间内搏动次数异常增多,进而诱发心房颤动;其次,部分因素会导致起搏细胞异常放电,导致触发异常心脏搏动,导致出现心律失常、心慌等临床症状。
其次,心房内的异常折返机制是导致心房颤动的原因之一。正常情况下,心脏中的电信号是单向传递的,极少会发生折返,这保证了正常的心脏搏动,减少了异常的电信号传递。但是冠心病、心肌病等多种疾病都会导致心房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其中的信号传递通路出现异常折返,这导致电信号反复在心房中传递,进而引发心房超速起搏,导致心房颤动。
最后,心脏中的病理性结构异常放电是导致心房颤动的原因之一。正常人体中的窦房结细胞具有最高的节律性,因此其主导着心脏的搏动,但是伴随着心脏结构出现损伤,部分病理性损伤的结构出现异常放电,其节律性甚至超过窦房结,导致心脏出现多个搏动点,进而影响正常心律和心脏搏动,诱发心房颤动。
二、注意心房颤动的4种临床表现
心房颤动大多数是慢性起病,其发病往往是由轻到重,有些患者早期甚至没有明显的不适,但正是这种不明显的早期临床表现才导致非常被人忽略,如果你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同时又出现以下4种临床症状,可能就是心房颤动的信号。
1、阵发性的心慌、胸闷,伴有心跳加快
心房颤动早期大多是呈阵发性,并且多与心肌缺血等诱因共同存在,这时患者多表现为一过性的心慌、心悸、心跳加快,并且可以伴有心慌、胸闷等不适,但是大多数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并且只有在发作时进行心电图检查才能发现有心房颤动,而恢复正常后这种异常心电图也会消失,因此临床上建议有这种症状表现的患者可以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从而明确是否存在心房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