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基因“假扮”激素受体“诱敌深入”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感染了番茄斑萎病毒的辣椒。南京农业大学供图
■本报记者 李晨 通讯员 许天颖
7年前的一个周六晚上,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陶小荣照例和学生交流研究进展。学生陈静刚刚做出来的辣椒免疫受体Tsw的电泳图结果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个受体是同类型其他受体的两倍大。为什么它会这么大?它有什么功能?” 陶小荣觉得,这个看似偶然的现象很可能是揭秘植物抗病机制的重要线索。“只有做重要的科学问题,才能出重大突破。”
此后,他们在这片“无人区”坚持不懈地探索,第一次揭示了病原物效应子直接靶向植物激素受体促进侵染,而植物NLR免疫受体模拟受攻击的激素受体监控病毒效应子的干扰,并激活免疫机制的新机制。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
中国工程院院士康振生说,这一新进展,为我国植物免疫学研究揭开了新的一页,提供了新思路,为抗病育种等应用前景奠定了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和技术途径。
一张电泳图引发的研究
电泳图结果中,辣椒免疫受体基因Tsw的大小是6.3kb。而一些经典的NLR免疫受体基因只有3kb。能敏锐地观察到这个“异常”,是由于这个团队已经深耕植物免疫系统研究多年。
陶小荣告诉《中国科学报》,当时他们正在研究番茄斑萎病毒。该病毒是最具破坏性的植物病毒之一,每年在全球范围内给辣椒、番茄等重要经济作物带来严重损害,造成经济损失。
然而,经历了千万年的进化,病原微生物和植物之间一直在进行复杂而精细的进攻与防御的“军备竞赛”。想要在这场纷乱的“战争”中厘清机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陶小荣解释说,病原微生物为了自己的侵染和传播,利用自己的“武器”去攻击寄主植物。而植物为了自身的生存,进化出防御系统,监控并消除病原物“武器”的攻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中 网传服用布洛芬或导致死亡?专家解读
-
小 男性预防前列腺癌建议3步走,男性朋友不妨收藏
-
中 2023年的第一件大离谱!全国被一个修打印机的忽悠了,蒙脱石散一夜脱销…
-
每 收藏!新冠防治必知的40个知识点
-
澎 老人感染新冠症状和年轻人一样吗?阳了不发烧会更好?专家回应
-
小 感染新冠康复后,心跳会容易加快,与什么有关?一文了解下
-
医 国产新冠药物试验结果发布 何时上市PK进口“神药”?
-
彩 吃蛋糕会发胖吗
-
冰 一场冬天里的“血液保卫战”
-
康 推荐冬瓜海带醒酒汤,可以解酒,快来学习做法吧
-
第 张文宏:尽快提升60岁以上老人新冠疫苗全程接种率至90%
-
阳 昆明送子鸟:久坐会导致无精?答案很多人都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