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政协委员王翠花: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 代表委员在这里
本文转自: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四川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也是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省。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明确提出“到2027年,粮食产量提高到730亿斤以上,建成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基地”的目标。这件“头等大事”应该怎么干?四川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南充市委主委王翠花带来了几点建议。

粮食生产连年丰收
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四川粮食安全状况,对西部乃至全国粮食安全都有重要影响。近年来,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依然存在问题。”王翠花在调研中发现,种粮比较效益低的难题始终制约粮农生产积极性;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不够合理影响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推进,丘陵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本高、中省财政资金补助偏低。此外,还存在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亟待提升,粮食生产全过程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的问题。
建议:提升粮食收益
挖掘粮食增产潜力
王翠花认为,应提倡“谁种谁得”,推动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由补助土地承包户转向补助实际种粮主体,提升粮食收益,确保农民种粮得到合理收入。发挥供销社农资统购直销功能作用,对大宗农资如种子、尿素、碳铵以及主要农药品种等,实行统一限价采购,利用供销系统物流配送渠道优势,面向农民专合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家庭农场等实行直供直销,通过节本增效稳预期,提高种粮主体的积极性。
同时,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粮食生产水平,应挖掘粮食增产潜力。重点升级种子培育、农机装备、农药研制、肥料开发、加工储运等应用技术,依靠科技手段和农艺农技应用,增加粮食生产效率,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以提质增效为导向,建设一批国省级现代粮油产业园区,在园区内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数字农业和高效设施农业,推动构建技术攻关能力有保障、科技成果能落地、体系健全、运作有效的农业科技政策体系和多元互补、高效协同的农技推广体系。
同时,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抓好支撑粮食发展的家庭农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在政策扶持、金融信贷、担保分险等方面建立健全支持机制。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自建、承建高标准农田项目,验收合格后,将财政资金通过“以奖代补”方式,直接补贴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既能降低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成本,又能保证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质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澎 为什么说病毒是人类的“盟友”?
-
每 深州:“全民清洁日”助推爱国卫生运动新热潮
-
人 辉瑞P药医保谈判为何出局?参与谈判的相关人士透露细节
-
小 红薯能消灭98.7%的癌细胞,有依据吗?一文揭晓答案
-
中 春运大考遇上“乙类乙管”,疫情防控该怎么做?
-
每 “阳康”后多久能够恢复运动?广东省体育局发布运动指南
-
时 国家医保谈判现拉锯战,辉瑞谈判数小时,新冠药Paxlovid因报价高落败
-
小 感染新冠康复后,心跳会容易加快,与什么有关?一文了解下
-
央 阳了后,真的会导致脱发吗?
-
小 坚持喝“开水冲鸡蛋”,5大好处或“不请自来”,分享给大家
-
澎 阳康体检套餐热销:CT检查量创新高,有无必要?
-
每 可吸入式新冠疫苗来了 "阳康"需六个月后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