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年货最好的味道 家人团聚的时光

2023-01-23 07:13 来源:明珠号 每日看点快看

一大勺猪油,文火化开。倒入蟹黄,只加一点点盐和生姜,轻轻翻炒。等到猪油也浸染上蟹黄的霸气色彩之后,秃黄油这才算是得了。这时候 需要一小碗热气腾腾,清清爽爽的白米饭。舀上一勺刚做好的,油汪汪金晃晃的秃黄油。浇在米饭上,用勺子背碾压上去。蟹黄即刻粉糯糯地化开去,跟米粒纠缠在一起,上好的秃黄油要黏在米饭上,是那种油汪汪的感觉,然后就用勺子粗暴地拌起来,不需要章法,一下两下三下……一勺入口,厚重而通透的幸福,就是这碗醉生梦死的秃黄油拌了。

义乌红糖

义乌义亭镇西楼村,大年里的甜蜜事业

六十七岁的李福民在自家的甘蔗地里忙着收割最后一批甘蔗。刚下过雨,地里泥泞不堪。

榨糖汁是义乌传统红糖制作工艺的第一步,早年的时候榨糖还要用牛车,轧榨出糖汁,现在榨糖早就改用柴油机了,一根甘蔗塞进去,不到半分钟,一头便吐出榨得干干净净的蔗渣,有些混浊的蔗水则通过地下管道流进了旁边屋子的大池子里,经过初步的过滤沉淀,糖水便被舀进了第一口大锅,开始由植物变成美食的奇幻之旅。

蔗渣并不会被浪费,晒干后就是非常好的熬糖燃料……作坊里很暖和,用爪篱子把泛起的糖沫捞尽。糖水熬制成黏稠的糖膏时,师傅们才把糖膏起锅,舀入木槽,用刀铲和木杵搅匀捣碎,再用丁字形的木糖锤顺着糖槽来回推压碾细成粉末。刚出锅的红糖是黏稠而热烈的流质,最适合手指头去粘一下,吮吸一口,那种丝丝入心的甜腻,居然有沙瓤的质感,摩擦着味蕾,既清冽又浓郁。

两天后,李福民家的糖就基本做好了,他老伴用自家的竹篓把红糖块拾掇起来。竹篓泛着温润的红色,显然有些年纪了,边上用毛笔写着:“甜蜜的事业”。

过年前的日子里,义乌义亭镇的每个村子里都会有这样的熬糖棚,这个棚子里熬的不仅是红糖,更因着红糖而派生出了糖麻花、芝麻糖、生姜糖、花生糖、片糖这些香喷喷的诱人食品,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的零食,更让村里的孩子们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熬红糖的季节,让人们记住了祖先的智慧和这传承既久的甜蜜事业。

最好的年货,一定是来源于家人的手工。年货最好的味道,也一定是要等到家人团聚的一刻。时光荏苒,我们的大年或许终有一天,会淡化成日历上一个寻常符号。岁月流转,只要传统时节如期而至,新年,依旧会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浓墨重彩地绽放,至少,是以美食的名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