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老人体检异样后核磁检查发现大问题 医生提醒:这种病的高危人群要定期检查

2023-03-15 10:12 来源:明珠号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秦皇岛新闻网

“最爱听你说‘没有新病灶,半年后再见。’”近日,63岁的王先生走进市第三医院核磁室,和核磁室主任李扬熟络地聊着。王先生自2020年通过市第三医院核磁检查出早期肝细胞癌经手术治疗后,每半年都会来找李扬,做一次检查。

“王先生在体检时,发现肝右叶有一个小病灶,不能定性,听说医院的肝脏特异性对比剂磁共振检查,可为肝癌提供特异性的诊断信息,就过来了。”李扬回忆,当时影像诊断王先生肝右叶后上段有个1.3厘米的病灶,经过检查,确诊是早期肝细胞癌,俗称小肝癌。

李扬在查看患者核磁检查的结果。 通讯员 康涵超 摄

结果一出来,王先生有些沮丧。李扬告诉他,小肝癌发现得早,不用大动刀,有多种治疗手段可供选择,远期效果非常好。王先生去了北京知名医院进行积极治疗,如今两年多过去了,肝脏无新发病灶,王先生的精神状态也很好。

在与王先生的交谈中,李扬了解到,王先生的母亲有肝炎病史,有乙肝家族史。

李扬介绍,有肝癌风险的高危人群通常包括几种情况:有乙肝家族史的人群,像父母、姑姑、舅舅等等是肝炎患者,这是遗传因素;有肝脏疾病的人群,比如一般的慢性乙肝、酒精肝、药物性肝损害等都有可能会发展为肝硬化,还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都会增加肝癌的风险;再有,不良饮食习惯的人群,比如,长期大量饮酒,食用被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严重的脂肪肝等等都与肝癌的发生关系密切。

市第三医院的核磁室,每天都有很多来做肝脏检查的患者,“来检查的基本都是高危人群,几乎每天都能检查出一两个肝癌患者。”李扬说,早期肝癌患者被发现是通过肝脏特异性对比剂磁共振检查,这项磁共振检查能发现更多平扫及常规动态增强扫描不能发现的小病灶,一厘米以下的小病灶在影像上都能清晰呈现。他建议,尤其是有肝癌风险的高危人群应每年定期到医院检查,越早发现,治疗的效果越好。

记者:赵力楠

通讯员:康涵超

统筹:田哲轶 江虹

审核:卢冀明 刘菡 郭晨蓉

编辑:李志财

责编:刘福庆

监审:王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