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切实筑牢农业强省底座根基

2023-03-22 07:15 来源:明珠号 每日看点快看

四川是全国种质资源大省、全国四大育制种基地之一,在全国种业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省、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必须打造“种业高地”。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种业是关键。

成功的案例让人欣喜:去年夏季,四川遭遇极端高温干旱天气,但水稻新品种“品香优秱珍”仍取得亩产950.3公斤的好成绩,刷新四川一级优质稻的高产纪录。

欣喜来自川种振兴步伐加快。作为四川第一大粮食作物,全省常年种植水稻面积在2800万亩左右。近年来,我省育种科研工作者不断加强优质稻选育,分子育种、航天育种等育种手段不断加强,优质稻品种比例逐年上升。2022年,四川省级审定优质稻97个,占比达75%。作为四川好米的风向标,“稻香杯”品种推广面积也已超过700万亩。

在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背景下,四川如何攻克种业“卡脖子”技术、推动川种振兴?

四川的答案是:放眼长远,锚定“优质、自主、安全、可控”的目标,大力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整合既有种业研发资源,开展育种联合攻关,组建育繁推创新联合体,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建成种质资源中心库,建设一批种业集群和国家级、省级现代种业园区,打造新时代的“种业高地”。

立足当下,省级层面启动实施制种基地提升三年攻坚行动,聚力建设国家区域蔬菜种业创新基地和水稻、玉米、油菜、大豆、生猪5个种业集群,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提供有力支撑。

目标渐明,方法路径更清晰。种质资源开发利用首当其冲。此前,借助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的契机,全川共搜集到本土特色农业种质资源9500多份。年内,全国首个省级综合性资源库——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将建成投用。富集的种质资源+先进平台,川种振兴的前景更加光明。

科研体制改革已经跟上。借助省属农业科研院所改革契机,四川正加速整合川内涉农科研单位资源。在此基础上,汇聚力量加快育种联合攻关,鼓励“揭榜挂帅”,用新机制破解“不愿坐冷板凳”和“不敢转、不愿转”难题,从实验室到田坎和市场的通道更加顺畅。

企业主体正在被激活。今后,四川将大力实施种业企业扶优行动,努力把四川种业集团打造成为国内大型种业领军企业,加快扶优一批专精特新种业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破解企业和科研单位“两张皮”问题。

春回大地,蜀乡沃野再次迎来孕育丰收的季节。从机关单位到施工现场,从科研单位到建设一线,在一条条指向明确的部署指引下,正在向着一个目标迈进:加快补短板、强要素,向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强省目标加速向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