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一份完整的中风后遗症康复报告,建议收藏

2023-03-27 21:44 来源:明珠号 小肆说健康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中医称之为卒中或中风。众所周知脑梗死发病后,其诸多后遗症使得患者及家属身心俱疲,例如半身不遂、语言障碍、口眼歪斜......那么针对这些后遗症,康复科医生是如何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呢?

患者董先生今年54岁,两年前曾患脑梗,遗留下来不少典型后遗症症状:说话吐词费力、左侧肢体活动障碍、总是感觉乏力不适。不仅患有脑梗死后遗症,董先生还同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纯高胆固醇血症等病症。

针对董先生左侧肢体活动障碍的问题,康复团队为董先生制定了系统的康复管理计划。这其中包括对患者现状进行康复评定、分析问题并给予康复方案、家属宣教及自我康复指导。

脑梗患者的康复评定

①神志清楚,言语清晰,不能控制某些情绪(比如笑),其他认知功能正常,MMSE(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总分30分)30分。

②PROM(关节活动度):左下肢屈膝0~130度,踝跖屈0~40度,其余正常。

③肌张力:肩前屈肌群肌张力1级,伸膝肌群(股四头肌)3级,踝背伸肌群2级。其余正常。

④B分期:手上肢5期,下肢4期。

⑤肌力:上肢:肩关节前屈、外展、耸肩3+级;肩关节后伸1+级;肘关节屈伸肌群4级,腕关节背伸掌屈3+级。下肢:肌张力高,不评肌力。

⑥平衡:坐位平衡2级(左侧腰背肌群肌力1+级),站位平衡2级(两侧负重不均衡)。

⑦协调:指鼻试验2级,轮替实验3级,跟膝胫实验3级。

⑧步行:依靠四足手杖,重心偏向健侧。

⑨转移:大部分依靠健侧。

⑩ADL(日常生活能力):大小便控制20分,修饰5分,如厕5分,吃饭10分,床椅转移10分,平地行走15分,穿衣5分,上下楼梯5分,洗澡0分。

脑梗患者的康复方案

肩后伸肌群差,长时间忽略身体背侧肌力训练所致:应加强三角肌后束肌力训练,低频刺激后伸肌群。

手精细欠灵活:OT拧螺丝钉,捡豆子等。

核心稳定性差(左侧腰部,腹肌无力):单桥运动,强制性运动疗法,低频刺激。

从坐到站依靠健侧手撑床站起:引导诱发左侧腰背肌、臀大肌、臀中肌(患者本体感觉失调,神经控制差,不会正确运用肌群)。

下肢肌张力高:A:俯卧位牵伸下肢伸肌肌群;B:低频刺激拮抗肌(选取腘绳肌,小腿三头肌等);C:半蹲训练。

步行:A:由四足手杖改为助行架,减轻患者重心偏向健侧的问题;B:站立位患侧前后迈步训练;B:屈髋提膝踝背伸,再伸髋屈膝踝跖屈。

康复治疗是一项需要耐心与毅力的长久拉练,患者的治疗地点不仅在于医院康复医学科,更包括家里、日常生活的任何地点。

因此,建议脑梗后出现肢体活动障碍患者们,可以在家属的帮助下,在家里进行一些简单有效的康复训练,例如:

①手的灵活性训练:拉拉链,系扣子、系鞋带、下五子棋、捡豆子。

②下肢训练:上楼梯练习、扎马步训练、垫脚尖。

③步行训练:站立位屈髋屈膝练习、步行训练借用助行架。

④床上休息变换体位可选择俯卧位,家人辅助刺激下肢背侧肌群。

⑤训练后热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