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90%运动性猝死皆因“心病”
本文转自:长沙晚报
69岁马拉松选手赛中身故,专家提醒:了解自身状况,科学、适量运动,避免意外发生
注意!90%运动性猝死皆因“心病”

插图/余宁山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炎皇 通讯员 曹旺兰
在刚刚结束的2023桂林马拉松赛事上,一名69岁选手在比赛中突然倒地,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当地医院工作人员表示,死因系心脏骤停。据相关统计,在中国,长跑是运动性猝死发生率最高的运动项目。
“90%的运动性猝死都是心源性猝死。”4月1日,长沙市第三医院心血管病学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张育民提醒,身体存在潜在疾病、运动量过大、没有运动习惯但突然剧烈运动等有诱发心脏骤停的风险,我们应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科学、适量运动,避免意外发生。
A 90%的运动性猝死都潜在心脏疾病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消失,重要器官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张育民介绍,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运动员或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发生的非创伤性意外死亡,称为运动性猝死。
与运动性猝死事件有关的运动项目分布研究显示,长跑(59.26%)远高于篮球(11.11%)和足球(8.64%)。
不过,张育民表示,每一例运动性猝死并非“不期而遇”,而是“蓄谋已久”,运动可能只是造成猝死的一个诱因,隐藏的心脏病是运动性猝死的“幕后黑手”。
“90%的运动性猝死都是心源性猝死,也就是说,这些人发病是由运动和潜在的心脏病共同引起。”张育民说,导致运动性猝死的常见心脏病有肥厚型心肌病、冠状动脉畸形、心肌炎、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因此,有此类疾病的患者,以及有高血压病史、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或肥胖等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较高的人群,应避免参加剧烈运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