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归来,底气何在
本文转自:健康报
癌症防治全面行动⑤
康复归来,底气何在本报记者 崔芳 郭蕾 王潇雨
约记者 张晓丹
通讯员 郝芳
和多年前的大多数患者在与病魔短兵相接的战斗中迅速溃败不同,获益于诊疗技术的巨大进步,如今的肿瘤患者已经有能力打一场持久战,甚至成为胜方。
这些勇士还需面对很多:癌症和治疗带来的身心损伤的修复,对复发的预防和忧虑,如何顺利回归生活、回归社会……在今年肿瘤防治宣传周采访期间,记者认识了一群在康复之路且行且探索的人。
编一支中医“护卫队”
饱受卵巢癌术后折磨的李阿姨至今仍觉得不可思议,在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医务人员的帮助下,她原本不抱希望的康复近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放疗、化疗、手术、靶向药……一系列治疗让李阿姨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也伤害了消化道,她频繁出现恶心呕吐。多年的治疗,也让李阿姨对医院怀有恐惧,当家人鼓励她到鼓楼中医医院试试时,她甚至有些抗拒。会喝很苦的中药吗?有用吗?她将信将疑。
“首先采取音乐疗法、芳香疗法对李阿姨进行心理疏导,让她知道我们的治疗不是痛苦的,而后再为她实施中医疗法。1个月后,在中药汤剂、针刺、艾灸、穴位贴敷等配合下,李阿姨的症状得到缓解,已经可以少量进食了。”该院肿瘤科医师曹洪福介绍,上述治疗的思路,是中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理念的实际应用。近年来,着眼于患者需求,该院肿瘤科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针药并施,内外合治”,编组出一支中医康复“护卫队”,将中医疗法贯穿肿瘤患者康复全过程,帮助患者重新回归社会,提高生命质量。
曹洪福解释,针对癌症的“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有两个内涵:一是生理康复,患者术后或放化疗后,容易出现倦怠乏力、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症状,中医药参与,有助于实现气血流畅、阴阳平衡,显著改善患者不适症状;二是心理康复,很多患者因肿瘤治疗前后个人及环境变化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中药配合太极拳、八段锦、五音疗法等,形神同调,进行有效的情志调节、心理调适,帮助患者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新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