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江油建起县域医疗次中心
本文转自:健康报
聚焦乡村医疗能力提升
四川江油建起县域医疗次中心特约记者 喻文苏 通讯员 韩丹
近日,78岁的何自芳老人来到四川省江油市厚坝镇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复查。去年10月,她在厚坝镇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接受了微创的右侧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创伤小、出血少。如今,老人已能扶单拐下地活动,生活也能自理。
老百姓在乡镇就能做微创手术,这得益于优质资源下沉。2021年以来,江油市依托调整后的片区中心镇卫生院,按照二级综合医院标准,建设青莲镇、厚坝镇、武都镇和新安镇4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
优化基础设施
“能够在乡镇卫生院完成这样的手术,解除群众的病痛,挺有成就感的!”给何自芳老人做手术的厚坝镇卫生院骨科主任毛勇说。毛勇在厚坝镇卫生院从医18年,早就期待卫生院能优化基础设施,完成更多手术,让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
毛勇的愿望在2022年得以实现。2021年,厚坝镇卫生院成为四川省首批、江油首家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单位。卫生院坚持“硬件设施﹢软件能力”同步建设、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同质提升、内塑文化内涵与外提辐射效能同标推动的工作思路,多措并举推进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2022年底,通过省级验收。
经过两年的建设,厚坝镇卫生院面貌焕然一新。如今,卫生院占地26亩,设有临床医技科室20余个、编制床位235张,拥有螺旋CT机、骨科专用手术C臂等先进医疗设备,能诊治200余种常见病,开展100余种二级以上常规手术。
厚坝镇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的建设是江油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的一个缩影。2021年,江油立足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功能定位,统筹整合区域医疗卫生资源,依托现有中心镇卫生院,在人、财、物方面重点投入,努力补齐短板,使其成为县域医疗救治中心、急救中心、技术指导中心、人才培训中心和公共卫生中心。
为扎实推进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江油市成立工作专班,各部门各司其职。该市卫生健康局统一为4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采购急救型救护车;市委编办、市人社局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总量和中高级职称人员数量,由市卫生健康局统筹调配。
建强人才队伍
“这里是个痛点,要轻点下力。你把手伸过来,试一下。”绵阳市中医医院专家对青莲镇中心卫生院中医科医师赵波进行手把手教学。近半年来,赵波每周三上午都要这样“跟师”学习。如今,他已能够在专家指导下进行神经阻滞治疗、小针刀穴位注射等操作。
在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中,江油市安排市内外三级医院对口帮扶,指导帮助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培养人才,精准提升医疗技术水平。通过实施“名院带新院”“师带徒”对口帮扶,以及“送出去,请进来”等模式,进行人才培育,逐步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厚坝镇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选派骨干医护人员,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进修重症监护专业,2023年1月,该中心重症医学科开科接诊,填补了江油市北片区重症监护学科的空白。青莲镇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定期将医务人员派往上级医疗机构,进行影像、心电、检验、常规检查及外科手术等方面的培训和进修。
打造特色科室
“我睡了一觉,手术就做好了!”说起自己的手术感受,何自芳老人一点都不恐惧。老人的手术是在骨科做的,这是厚坝镇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打造的特色专科。
厚坝镇积极从学科人才引进和医疗设施设备配置方面着力,精心打造骨科、中医康复科、外科、妇产科等一批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专科。同时,该镇与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携手,分别实施骨科、中医康复科“学科共建战略”,着力推动省级基层临床特色专科建设。
青莲镇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打造的中医科,成为片区中医药特色治疗和康复服务品牌,更好地满足了当地群众就医需求。与往年同期相比,该院的医疗业务总收入、总诊疗人次、中医类诊疗人次均有大幅提升。目前,该院能够辐射本镇及周边4个乡镇10余万群众,提供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服务水平的诊疗服务。
随着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江油市实现了乡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全覆盖,形成了“错位发展、优势互补、供需衔接”的基层医疗发展新格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