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玉屏发展庭院经济 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2023-04-27 09:37 来源:明珠号 每日看点快看

一石激起千层浪。依托自然梯田风光,以“稻油”轮作节点为载体,立足“房屋前后有宅院,院内有花草树木,不远处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之声相闻”的生活愿景,郭家湾积极打造了“稻香”“听风”“静心”“云栖”等农家小院示范户,推出农家特色菜品23个,挂牌生态特色农产品10家,吸引游客近2万人次,既扮靓了村庄,也为农户增收拓宽路子。

“大家逛累了,可以来这里喝茶、歇息。”陈定华说,桃源小院今年三月份开始营业,接待最多的是团队游,他未来还想打造吃住游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休闲打卡点。

“方寸地”变“增收园”

多彩庭院盘活“微经济”

眼下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走进平溪街道杨柳村,村道干净整洁,树木掩映下,红砖彩绘的庭院错落有致,一幅村净、景美、人和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在村民张发珍家庭院里,门前、屋后、阳台、路旁等闲置空地都种满了花草,各成风景。

躺在太阳椅上,享受着乡村午后的慢时光。虽然现在才开始犁田,为下秧苗打好基础。但张发珍已经开始期待冬天到来,村里家家户户利用自己的庭院,制作米粉的场景:“远远望去,一片片白的、红的、黄的,给家乡增添了不少色彩。”

位于武陵山腹地的杨柳村,地处湘黔边界。村庄历来有手工米粉制作的传统,村里600多户村民,有半数以上的人家制作米粉,年产量超过10万斤,是当地有名的“米粉村”。

据村委会副主任刘小梅介绍,随着玉屏侗乡农村的发展变迁,特别是通过庭院作坊联结大市场,让该村家家户户生产生活的手工米粉制作,也在这股潮流中迎来了一些新的变化。

“过去,米粉制作只是为了过年。”于张发珍而言,那是一段苦涩又甜蜜的回忆。以前农村地区交通不便,村里只有横七竖八的泥巴路,而那时粮食产量不高,米粉只能奢望在过年时“大吃一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