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血糖超过10,怎么吃才能降低血糖?
对糖友来说,餐后2小时血糖指数超过10就会特别担心,因为正常人餐后两小时血糖基本上不会超过7.8,就算高一点,等过一段时间,血糖就会慢慢恢复到正常水平。
一般来说,糖友餐后2小时血糖需要控制在7~10mmol/L,这样才能降低并发症风险,否则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影响身体健康。

餐后高血糖的危害
有些糖友觉得只需要查空腹血糖,不需要做餐后检测;其实餐后检测是需要做的,因为餐后血糖控制的好坏可以直接反映糖尿病控制的好坏。
这是空腹血糖无法替代的,餐后血糖可以看到自己的饮食结构和服药是不是合适,然后根据血糖水平来调节饮食和运动以及服药。
如果餐后血糖水平超过10或11mml/L,就要注意了,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血糖一旦升高,会有并发症的风险。

第一会造成视网膜病变,影响视力,比如看不清眼前的东西,严重时会导致失明。
第二出现糖尿病病足溃烂,出现不同程度感染、溃疡、坏疽,并增加截肢风险。
第三会出现糖尿病的血管病变,比如大血管的病变,会影响到心脑血管,出现脑中风、心肌梗死、冠心病等风险。
所以保持血糖稳定非常重要,饮食和运动做到位后,可以降低并发症和其他慢性疾病的风险。

为什么餐后血糖特别高?
1、不重视餐后血糖
大部分糖友比较看重空腹血糖的测量,容易忽视测量餐后血糖。
糖友在测试空腹血糖后,发现血糖指数在正常范围,以为自己的血糖一切都正常。
就不再吃降糖药物或打胰岛素,慢慢的减少运动量,饮食开始过量或不规律,所以餐后血糖会升的特别高。
2、与自身病情有关
有的糖尿病患者由于早期的时候胰岛素分泌受到损伤,导致胰岛素的高峰期出现的时候发现延迟的状况。
因此导致在进餐后就出现血糖很明显升高的情况。
3、饮食和运动
糖尿病最重要的就是饮食和运动,在糖尿病前期,只需要通过饮食和运动来稳定血糖水平即可。
如果饮食和烹饪方法不对,再加上饮食习惯不规律,除了与餐后胰岛素的分泌较多有关以外,这些也会导致餐后血糖升的高。

怎么降低餐后高血糖?
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点,饮食结构
有些糖友对饮食认识不太全面,以为白米饭或馒头是可以吃的。
实际上白米饭、白馒头、白面条等含有GI较高,升糖指数比较高,是不推荐吃这些食物。
推荐低GI食材:糙米,玉米、大麦、燕麦粥、牛奶(高脂血症者优选脱脂,其余人可选全脂)、豆浆、豆类(扁豆、大豆等)、芋头等等。
第二点,进食顺序
大多数人,包括糖友,饮食顺序是先吃主食,然后再吃肉类和蔬菜。
正确的饮食顺序是先吃蔬菜和肉类,最后再吃主食。
有研究表明,这样进食顺序跟之前进食顺序相比,糖友的胰岛素的水平有明显的降低。
如果长期保持先吃菜肉,后吃主食的饮食习惯,长期看可以减轻胰岛素负担,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短期和长期血糖控制。
第三点,饮食量
有的糖友认为少吃一顿饭就可以控制好血糖,尤其是早上,以为不吃就可以省一顿药。
其实,吃药不仅是为了对抗饮食导致的高血糖,还为了降低体内代谢和其他升高血糖的激素所致的高血糖。
其实少吃一顿,下一顿的饭量会增加,进而导致血糖控制不稳定。
在饮食过程中,尽可能细嚼慢咽,这有助于糖友减少进食量,饮食吃七八分饱即可,不宜过量。
在超重和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所进行的随机交叉研究结果显示,减慢进餐速度可以增加采用视觉模拟量表评估的饱腹感,降低饥饿感。
还有糖友最容易忽视的一点——不按时吃饭,不按时吃饭也会容易诱发餐前低血糖而发生危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