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上发力育人才 乡村振兴注“活水”
本文转自:拂晓报
夹沟镇
“雁”上发力育人才 乡村振兴注“活水”
本报讯 近年来,埇桥区夹沟镇聚焦乡村振兴,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挖掘出一批能力强、干实事的带头人和领路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与战斗堡垒作用,让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实施“头雁工程”,提升乡村人才引领力。建立健全培养机制,通过组织外出考察、集中学习、座谈交流等措施,帮助“领头羊”和“领头雁”拓宽视野、解放思想。今年以来,共组织52人次外出考察,集中学习2次,利用“博士专家进埇桥”为契机开展座谈交流3次。将创业带头人、种养大户、合作社负责人等乡村人才纳入党员重点发展对象,吸纳其投身村级党组织建设,树立脱贫致富领路人、基层组织带头人等新乡贤典型,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推动“塑雁工程”,提升乡村人才向心力。加大“新农人”宣传力度,吸引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外出人员返乡,同时引导乡土人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此外,为“新农人”发展农业产业搭建创业平台,给予相关政策支持,提供配套优势资源,协助申报乡村振兴各类项目建设。乡镇农技人员还为“新农人”提供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服务,将他们培养成从事农业生产的“专业乡土人才”。积极探索“支部+企业(合作社)”“支部+基地”“支部+电商”等模式,为想干事、能干事的乡村振兴人才提供聚合平台,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建立党支部,试行推广规模经营、乡村旅游模式等,为加快乡村振兴提供新引擎。
夯实“群雁工程”,增加乡村人才“黏合”力。努力打造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乡村人才等多元主体相互合作的平台,将分散在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的农村生产经营人才、二三产业发展人才、公共服务人才等乡村人才进行登记,分门别类建立人才信息库。并建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部署,进一步完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各负其责、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大力促进各类人才协同发展、资源共享、竞争互补,发挥人才比较优势形成最大凝聚力,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为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人才之源。
(王文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人 新变异株是否会突破免疫屏障?当前疫情防控热点八问八答
-
每 结直肠癌术后进食四大要点
-
盖 博主周六野自曝患病,因前男友长六颗子宫肌瘤!呼吁女生爱惜自己
-
小 记住这12件事,就能逼着自己变瘦,建议看看
-
人 “新冠第二波自救手册”在网络流传,专家:非常不靠谱
-
每 药学部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简介
-
澎 32岁女子患乳腺癌,38次放化疗后保住乳房并诞下龙凤胎
-
每 管好情绪,让心更“晴”
-
健 男人容易胖肚子,女人容易胖屁股,该如何减肥?
-
小 有痛风,觉得脚酸胀,能用热水泡脚吗?一文解答
-
英 美国网女红想整成三围逆天版卡戴珊,最近一次整形手术后意外去世
-
经 新冠“二次感染”来了?专家:五一假期再次感染几率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