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预防新冠病毒、手足口病及肠道传染病
本文转自:乌鲁木齐晚报
市疾控中心发布5月防病健康提示:
重点预防新冠病毒、手足口病及肠道传染病
5月正值春夏之交,气温起伏多变,5月5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防病健康提示,提醒公众仍需重点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手足口病及肠道传染病等。
与此同时,近期外出就餐和挖野菜的人较多,还应预防食物中毒等疾病。
□本报全媒体记者李晓青 通讯员宋宁
健康防疫不大意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科主任医师陈薇介绍,目前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处于零星散发水平,个别地区疫情有小幅上升迹象,市民应做好以下健康防护:
科学佩戴口罩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合理佩戴口罩。
少聚餐、少聚会 尽量避免或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室内娱乐场所和公共场所活动。
注意调整生活起居 作息规律,饮食合理、有营养,适量运动、充足睡眠、注意保暖。
积极接种疫苗 符合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条件人员,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确诊感染者感染时间和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时间要间隔6个月以上。
做好健康监测 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应减少与他人接触,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就医,就医时建议佩戴N95口罩。
托幼机构谨防手足口病
本月,托幼机构以及有儿童的家庭要注意防范手足口病侵扰。陈薇介绍,该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要注意做好以下防护:
做好登记管理提醒托幼机构应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制度、疫情报告、通风消毒等措施,发现病儿及时隔离上报,做好聚集性和暴发疫情的发现、应对和处置。
家长做好预防 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避免与有发热、出疹的儿童接触。
注意环境卫生清洁 日常注意室内外的环境卫生,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养成卫生习惯 培养儿童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及时清洁双手,做好个人防护。
及时就诊 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特别是肛周皮疹)或口腔溃疡等,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谨防食物中毒
5月至10月是我市食物中毒的高发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主任陈国利提醒市民,气温变化使各种病原体微生物繁殖频繁,如果吃了被细菌或病毒污染的食物容易引起腹痛、腹泻等疾病,要注意个人健康防护,谨防胃肠道疾病发生、谨防食物中毒,建议市民要做好以下健康防护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食物要烧熟煮透,不吃不干净的瓜果蔬菜,不喝生水,不吃腐烂变质的食品,放入冰箱的剩饭、剩菜要完全加热之后再食用,生熟分开,食物在冰箱中储藏的时间不宜过长。
加强个人卫生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饭前便后应按照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坚持公勺公筷及分餐制。
保持规律作息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保持一日三餐规律性,适度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有症状需就医 出现胃肠道不适的症状,如腹泻、腹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每年5月至10月是我市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外出游玩聚餐和吃饭的人逐渐增多,食物中毒的风险增加,提醒市民做好预防:
注意饮食卫生 饭前注意清洁双手,彻底清洁厨具及餐具,不喝生水,保证就餐的环境卫生,外出吃饭选择卫生条件好的地方。
食物生熟分开 携带或储藏食物时应注意生熟分开,加工或加热时要烧熟煮透,尽量现吃现做,选择新鲜的果蔬,剩饭剩菜及时处理,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不吃野味野菜 不吃来路不明的食物,不采集和食用野生蘑菇及野菜,也不购买和食用野味。
有症状要就诊 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注意保留进食的食物样本,以便医生进行诊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新 新研究:生理压力导致的加速衰老是可逆的
-
小 这些妇科知识,女性必须知道,不知道一定后悔,看看吧
-
中 《漫长的季节》演员减肥食谱曝光,医生提醒…
-
小 阿利沙坦酯适用哪些人群?一文科普下
-
健 男人容易胖肚子,女人容易胖屁股,该如何减肥?
-
小 胃黏膜的“修复器”被找到了,每天吃一点,或能修复黏膜
-
英 炒面炒饭配薯条咖喱?英式中餐外卖过于黑暗,连美国网友都看不下去了…
-
英 美国网女红想整成三围逆天版卡戴珊,最近一次整形手术后意外去世
-
澎 32岁女子患乳腺癌,38次放化疗后保住乳房并诞下龙凤胎
-
凤 孙俪否认自己眼睛大是得了甲亢:是从小就大的
-
人 新变异株是否会突破免疫屏障?当前疫情防控热点八问八答
-
盖 博主周六野自曝患病,因前男友长六颗子宫肌瘤!呼吁女生爱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