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二院拓宽微创心脏手术应用
本文转自:常州日报
从正中锯开胸骨到5厘米小切口
市二院拓宽微创心脏手术应用
本报讯(李青 肖云 袁俊强) 近日,市二院胸心外科采用微创方式,通过侧胸壁上仅5厘米长的小切口,在胸腔镜辅助下成功完成了以往需要正中大开胸进行的二尖瓣成形手术。该技术在我市领先。
一个多月前,72岁的陈女士总觉得乏力、胸口闷,以为是劳累过度。随着症状日益严重,她开始感到胸部憋闷不适、心慌气短,最后实在熬不下去了,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市二院胸心外科就诊。经过详细的检查,陈女士被确诊为二尖瓣关闭不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二尖瓣关闭不全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正常的二尖瓣相当于心脏里的一个单向“阀门”,心脏收缩,它就闭合,控制血流只能从左心房流向左心室。然而,当二尖瓣关闭不全时,“阀门”难以闭合,从而出现血液倒流现象,部分血液会倒流至心房,加重心脏负担,久而久之,心脏慢慢扩大,出现胸闷等症状,导致心衰。
要把“阀门”修好,唯一的办法就是手术治疗。然而,传统的心脏手术要在正中锯开胸骨,可能留下长长的刀疤,且创伤大、愈合慢、疼痛感强,这让陈女士害怕又焦虑。
市二院胸心外科团队根据陈女士的病情,进行了详细的术前评估,经过充分沟通后,决定采用胸腔镜辅助下微创手术瓣膜成形这一方式来解决这个难题。
市二院胸心外科主任吴奇勇介绍:“胸腔镜心脏手术是目前难度较高的微创技术,由于切口长度仅3—5厘米,术中心脏暴露面积小,因此,‘修补’困难,技术难度较高。但与正中开胸手术相比,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疼痛轻等优势。对患者来说,这项新技术是医学发展为他们带来的福音。”
在市二院胸心外科、麻醉科(心脏手术组、体外循环组)及手术室的默契配合与协作下,陈女士的手术成功开展。可喜的是,陈女士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极少,术后康复快,伤口几乎感受不到疼痛,目前已出院回家。
吴奇勇介绍,近年来,随着心脏微创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心脏疾病患者能够以更少的创伤获得更优的远期疗效,胸腔镜辅助下微创二尖瓣成形手术正是心脏外科手术技术巨大进步的体现之一。市二院胸心外科团队在胸腔镜心脏手术已有多年积累,此次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改进,操作更便捷、安全,适应证更广泛。
目前,市二院已将胸腔镜微创心脏技术应用于房室间隔缺损修补、主动脉瓣置换、二尖瓣成形、二尖瓣换瓣等心脏手术中。随着该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更多心血管病患者将从中受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