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充分发挥中青年医生作用 探索中国食管癌诊疗方案
“以往食管癌研究都是由国外发起,以外国人群为主,我国仅仅作为参与者,且参与比例较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I期临床试验病房主任沈琳说,食管癌是我国特高发肿瘤,肿瘤类型在区域间也存在一定差异。如何针对各地区患者差异,对不同免疫敏感人群开展临床研究在国际上缺少一定的关注。近年来,在我国创新药企的积极推动下,开展了一项由我国患者人群为主,亚洲其他国家以及欧美国家参与的食管癌创新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也希望该项研究能够更好地为国内外患者提供更多治疗新思路和新方法。
鼓励年轻医生下沉 提升基层诊疗能力
三级预防是肿瘤的主要防治手段,曹国春说,要提倡和普及良好的生活习惯,从病因学的一级预防入手,在日常饮食中做到均衡营养,细嚼慢咽,少吃腌制食品。积极推进肿瘤早筛工作,尤其是出现早期症状以及存在家族史的人群,要定期进行检查。在治疗方面,他认为,近年来食管癌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化疗、免疫治疗以及靶向治疗进一步提升了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但大部分食管癌患者在基层,要进一步鼓励年轻医生主动下沉至基层,积极开展肿瘤筛查与防治宣传,推进肿瘤早诊早治工作的开展。
陈克能说,尽管食管癌术前放化疗能有效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但该项技术在基层的应用以及可及性方面仍面临一定局限,而大部分食管癌患者是“散落”在基层的。要进一步普及食管癌诊疗技术,让更多先进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技术能在基层落地,为基层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诊疗服务。相比之下,免疫治疗操作更为简单,毒副作用也比较小,术前通过免疫治疗与化疗结合的方式,可以让手术操作更为简单,配合营养支持,进一步改善患者整体情况。
加强国际交流 积极主动沟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