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充分发挥中青年医生作用 探索中国食管癌诊疗方案
本文转自:人民网
“中青年医生要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不断创新开展可以改变临床实践的‘好研究’。”作为2023年人民好医生系列活动重点工作,第三届“人民好医生·金山茶花计划”食管癌审议会近日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就食管癌防治工作、诊疗新进展以及中青年人才培养等多个话题进行了交流分享。

审议会现场
中西方病因不同 须探索“中国方案”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陈克能说,食管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担负着食物从口腔运送到胃进行消化的重要功能。近年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开展了大量研究,在国内创新药企的支持下,一些临床试验的开展与研究结果也进一步推进了食管癌诊疗的发展。但当前,我国在食管癌精准诊断方面与其他位于胸部的肿瘤相比仍有待提升,精细化诊断是未来食管癌诊疗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我国与欧美国家在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病因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江苏省肿瘤医院食管癌多学科主任医师、病区主任曹国春说,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不同国家在生活、饮食习惯等方面有很大不同,我国导致食管癌的因素主要有抽烟、喝酒、喜吃烫食等,而欧美国家则是由肥胖、饮食热量过高引起。所以在食管癌类型方面,欧美国家以腺癌为主,而我国则以鳞癌为主,这也导致了我国与欧美国家在食管癌防治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不能照用欧美国家现有的指南和规范,必须要走出我们自己的特色。”他说,与其他癌种相比,食管癌由于发病因素区别于欧美国家,在诊疗方面并没有太多可以借鉴和参考的地方,需要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患者的食管癌防治道路。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I期临床试验病房主任沈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