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长寿牌” 做好“水文章”
本文转自:新华每日电讯
打好“长寿牌” 做好“水文章”
重庆长寿区打造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观察长江穿城而过、多座山脉纵列,据史载“县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人多寿考”,重庆中心城区东部的卫星城——长寿区因此得名。
长寿区近年来打好“长寿牌”,培育“自然长寿”农产品,建设中华长寿原乡,奋力打造世界级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一座小而美的生命之城、运动之城、长寿之城加速崛起。
在湖光山色中运动康养
清澈湖面一望无际,203座岛屿星罗棋布,鱼鸟种类繁多,其中一座岛屿高空看去如同魏碑体“寿”字……在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重庆市长寿区长寿湖,前来戏水、运动、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
长寿湖,是我国“一五”期间156个重点项目之一的狮子滩水电站拦截长江一级支流龙溪河而成,蓄水后形成了水域面积65.5平方公里的独特湖岛景观。
20世纪90年代起,当地在湖区推行网箱养殖,导致长寿湖生态急剧恶化,2008年前湖水都是劣Ⅴ类水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长寿区全面取缔网箱养殖和湖周污染企业,强力治理长寿湖生态。经多年努力,长寿湖水质目前已稳定达到Ⅲ类,部分区域达到Ⅱ类,恢复湿地、增加生态涵养林约4千亩。
家住长寿湖安顺岛的村民张洪见证了长寿湖的生态蝶变:“过去湖水污染严重,甚至发黑发臭。这些年生态好了,我开起了农家乐,岛上种的柚子、血橙等都被游客买走。”
“寿文化”主题公园、星空露营基地、渔文化村、郁金香等四季花展……如今走进长寿湖,可乘船观湖登岛、可岸边亲水观光、可体验水上运动,成为重庆市重要的休闲旅游景区。
在长寿区委书记刘小强看来,如果仅是去景区看个新奇、打一次卡,旅游产业链太短。长寿区近年来构筑以“长寿”为核心元素的城市品牌,奋力打造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长寿区引入国际知名度假品牌、举办国际赛事,将长寿湖建成运动康养文旅度假区,让人们在旅游度假中收获健康,延长产业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