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笋变身致富法宝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
夏季来临,竹笋渐少,天台县三州乡沙岭村“小笋共富工坊”繁忙依旧。“沙岭地处高山,小笋肉质鲜美,村内传承下来的腌制手艺独特,今年完工的‘共富工坊’为小笋产业插上了致富金翅膀。”村支书俞永溪自豪地说。
沙岭村竹海环绕、小笋丰富,但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鲜笋生长周期短,又缺乏品牌效应,村民的效益难以保障,就地加工是唯一出路。去年,乘着“党建联建、共享共富”的春风,沙岭村开始筹建“小笋共富工坊”。工坊引进自动化腌制、烘干、包装等设备,专门设立“共富党小组”,搭建红色直播、党群帮售等多形式产销渠道。目前,工坊已建成300平方米的流水线加工厂房、1个特色化红色直播间,吸收村内30余位劳动力,帮助低收入群众3户,小笋售价从每斤1元提升至每小瓶30元。
“今年,党建联建单位市监局帮助我们成功办下‘小笋共富工坊’的营业执照。下一步,我们将瞄准小笋品牌建设,打响沙岭小笋品牌,形成引流效应,让三州乡的蓝莓、茶叶、黄精等更多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有力推动村民增收共富。”三州乡党委书记陈加雷介绍道。党建引领、产业为基、生态共富,沙岭村正在以“小笋共富工坊”、自然美景为抓手,探索打造“青山绿水、农旅结合”的发展模式,共富之路前景广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