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淫羊藿,为什么要取这么露骨的名字?

2023-05-10 11:44:48 来源: 壹读

那么,在影视剧中频繁出现的“淫羊藿”,究竟什么来头?

药如其名,回春有术

比起一般中药名称,“淫羊藿”这名字,够露骨。

其实淫羊藿也有含蓄的人名字,例如仙灵脾、牛角花、千两金、黄连祖、三枝九叶草等,但“淫羊藿”一名流传甚广,因为这个名字是有来由的:

民间传说很久以前,在四川北部的一个小村庄有对多年不育的小夫妻,四处求医问药也不见成效。有一天,他俩在野外偶遇一群羊,发现羊群每天除了吃草就是发情交合,且母羊繁殖率特别强,经过仔细察看,夫妻俩发现所有的羊都争着吃一种野草的叶子。于是他们也采集了这种草根带叶煎汤服用,越喝精力越充沛,以往房事的障碍也消除了。

不久之后,少妇便怀了孕,生下个胖小子。有人好奇,问他们吃了什么药,他们便答:“那是羊爱吃的一种草,草叶象豆叶,边缘有毛茸茸的细齿。”

植物学上称豆叶为“藿”,而这种草叶形似豆叶,加上羊吃了这种草会不断交合,故称“淫羊”。据此,后人便称此草为“淫羊藿”了。

关于“淫羊藿”的名字来历,还有另一个有史料记载版本的故事:

西川北部有淫羊,一日百遍合,盖食此藿所致,故名淫羊藿。——《本草经集注》

相传在南北朝时期,有一位常年在山上放羊的老羊倌,发现了一件怪事。灌木丛有种怪草,叶子的形状类似杏叶,颜色绿油油的,生长速度极快,最高可达一到二尺之间。一旦有公羊吃了这种怪草,就会变得异常兴奋,与母羊交配的次数也会比之前多很多,让老羊倌感到非常的神奇。

闲暇之余,老羊倌便向一位路过的采药人讲述了这件怪事。碰巧,这位采药人正是南北朝著名的医药学家、炼丹家、文学家及《本草经集注》的作者陶弘景。

陶弘景立刻意识到此草不一般,便到现场多次考证,证实其不同寻常的壮阳作用,并将其载入了自己撰写的药典中,还根据老羊倌描述的故事,将此草命名为“淫羊藿”。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