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疾控中心邱丽: 疫情数据背后的“急先锋”

“车票已经订好了。”放下手中的电话,海南省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室主任邱丽又确定了下一个出差的日程,她的工作总是和“急”分不开,与病毒赛跑,分秒必争。历经甲型H1N1流感、2010年海南60年不遇的洪涝灾害、登革热疫情等多次救助工作,又在2020年新冠疫情中撑起了数据信息的“半边天”。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之初,凭着多年来的应急经验和各方信息,邱丽默默把定好的探亲机票退了,坚守岗位,紧盯事态。1月20日,新冠肺炎疫情被高度重视,1月22日,海南公布确诊病例,事态发展骤变严峻。
邱丽临危受命,担任海南省疾控中心疫情信息组组长。开始了办公室到家的两点一线生活,整理密切接触者数据、撰写疫情统计报告、参与新冠肺炎疫情的电视科普、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上报疫情信息……
由于信息汇总要求实时更新,并且要每天4次准时报送给海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信息小组必须24小时上班。至此,邱丽所在的海南省疾控中心疫情信息组开始了未曾停过的24小时轮班制。为了节省时间,她每天都在小跑。即便如此,她在抗疫期间也只争得每天5小时的休息时间。
“抗击疫情最为艰难的两个月,每一位成员都在扛。信息组副组长贾鹏本住进了疾控中心的一间小仓库,用矿泉水兑速溶咖啡提神;我自己把孩子送回了乡下的奶奶家,扎根办公室,而我的爱人则坚守在海口市疾控中心,清晨7点出门,回家已是深夜。”回忆起当时的困境,邱丽显得很轻松。
“每个病例要追根溯源,未知传染源在流调信息的汇总下,逐渐形成一张关系网,一点点暴露。”邱丽说,每一个确诊患者的相关分析,无异于一次“破案”的过程。当所有相关流行病学调查组提供的信息,无法将这张网织完整,或者“推理”不太合理时,她和组成员便需要不断寻找流调组补充缺失的信息。
“有些确诊病例的行动轨迹涉及多个市县,我们则需要和多个市县流调组协调,补充信息,有的时候还需要借助公安部门的大数据系统。”邱丽说,由于流调时,接受流调的人不一定说真话或者有重要信息的遗忘,那么后期一个有效信息的补充,或许会推翻之前大部分的工作,必须重新开始。这也只是他们信息收集工作中的一项,当她们的直报系统里收到医院确诊病例的流调要求,就意味着一系列新的信息收集汇总工作开始了。
每一条牵动人心的疫情讯息背后,都是18名信息组成员24小时一刻不停地轮班处理、汇总疫情信息,而且所有数据必须在最终上报时实现“一个都不能错”。清晨向省卫健委提交报告,中午开远程视频会议,晚上处理各地市县发来的海量数据,半夜两点才回家。有时为了完成任务,邱丽就睡在办公室里。
海南的自然环境湿热,疾病监控并非易事。对于邱丽和她的团队来说,为捍卫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他们时刻都保持着应急状态,上午收到地方市县的通报,下午就需要出发指导。一身便装、牛仔裤和运动鞋是疾控人的标配。
“疾控人坚持不懈的动力,在于使命感。作为疾控人,不能忘记选择时的初心,更不能忘记为社会奉献的使命。”邱丽始终将“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作为心头的座右铭。(本报海口2月22日讯)
邱丽,海南省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室主任、海南省疾控中心疫情信息组组长。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
南 吴孟达因肝癌去世引关注 海南知名专家:这六种预警及早就医
-
搜 按摩店内女子只露出半个身子,跪蹲在地上,民警:在做什么?
-
央 这些病,名字很罕见,患者群体却很庞大
-
一 钟南山从不吃的四种水果!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再馋也不要吃!
-
上 70 万一针的救命药!她和丈夫刷了 11 张银行卡,“孩子活着,就有希望!”
-
扬 一女子吞下打火机十多年,最近胃疼就医才取出
-
央 女法医:我正解剖尸体 死者突然打了个嗝叹了口气
-
漫 私处毛发旺盛,女性能否刮掉?医生一次性说清利弊,看完自有答案
-
映 知名女星入院手术!这个东西不要乱拔!有人曾因这个动作癌变了
-
糖 女性是否生育过孩子,往往被三个部位“出卖”,掩饰再好也瞒不住
-
中 吴孟达从发现肝癌到去世仅3个月,一个可防的癌为何他没防住?
-
蓝 “穿刺下身,一次5万”:纵欲,正在毁掉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