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焦虑跟抑郁症形影不离,明白两者间的心理关系,通过两步自我疗愈

2021-06-21 12:23 来源: 了凡心疗愈

我们总是认为如果生活顺利没有烦恼,我们对所有生命的运作机制都了如指掌,那么我们可能就不会焦虑,但是长时间的处在这种状态,你对所有的东西都会感到厌倦,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巴比龙》为我们揭露了人的这种心理状态,那些囚犯并不害怕高强度的劳作以及雨林的艰险或者是岛上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他们害怕被关进小黑屋,在暗不见天日辗转都吃力的空间独自面对自己的孤寂!在那种状态下的人非常容易抑郁低落。

这也非常容易理解,为什么当你抑郁的时候你就容易焦虑,当你焦虑的时候抑郁也会接踵而至,他们两个就好像形影不离的孪生兄弟,尽管你在潜意识层面记录了你过往的点滴,以备在未来的人生当中吸取教训,并准备好提供所需的勇气和支持,但当下的现实却让你举步维艰,空有一腔抱负却无用武之地,紧接着你就开始焦虑了。

因为现实的世界比我们想象中演变得更快,资讯不断泛滥,我们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这就是著名的摩尔定律(Moore's law),以前的经验不仅很难跟上快速变化的世界,还会给自我实现造成障碍。根据意识疗法(TOC)的观点,当下的自己跟未来的自己有一个缝隙,这个缝隙越大你的焦虑就会越大!由此可见焦虑是整个时代的心理特征,而且会愈演愈烈。

焦虑是我们遗传自我们先祖的自我心理防御的机制,在远古时代,为了提升我们生存的概率,那么我们会让自己时刻保持在警惕的状态,促使分泌肾上腺素来应对危险,比如我们看到潜伏在草丛里面的石头,并误认为是凶猛的野兽,那么我们为了避免危险我们会将调动整个身体的能量来应对!再把时间往后拉回15,000年,在现代社会我们受到生存威胁的可能性很低,这种机制就逐渐地转化为我们的精神压力。

这种压力就是为了让我们争取更多的资源,确保自己处在安全的状态,所以你必须要时刻调动自己的身体能量,让自己变得更快更强,来应付潜在未来的危险。但是当大脑持续地处在紧张和焦虑的状态,这种强烈的应激反应可能会引发诸如神经衰弱以及其他的健康问题!

而且你会发现这种持续的能量的消耗,并不会给你争取更多的资源,只会促使你加入到非理性的竞争中,成为群体无意识的炮灰,比如说别人考研你也考研,别人买房你也买房,别人炒股你也炒股,忽略了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无形之间消耗你有限的精神能量,让你变得更加的焦虑,最后以症状的形式体现出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