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伤者报到
本文转自:沈阳晚报
大医·破晓篇33
带着伤者报到

马伯庸/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博集天卷/出品
明日看点:初上手术台
方三响在车子停稳的同时,已推门跳了下去。孙、姚二人以为他急着去叫人,没想到方三响用手扶住大门旁的罗马柱,哇的一声呕吐起来……
“我知道,这叫 Carsickness(晕车)。”孙希有意炫耀,“我在学校里学过,它是个新疾病,可能跟人的前庭有关系。”姚英子从车上下来,瞪了他一眼:“你病人不管,先写起病历来了?”孙希“呃”了一声,赶紧把注意力放到那个倒霉鬼身上。
这一路奔波下来,伤者的状况实在不容乐观。面色青灰,皮肤隐约有花斑,这是失血性休克的前兆。这家医院刚刚落成,暂时还未开业。姚英子连续按响喇叭,很快从正门跑出一个身穿长袍马褂、留着两撇八字胡的胖子。
“我是院务主任曹渡,你这是……”胖子官威还没摆足,就被眼前的状况吓了一跳。孙希把介绍信往他身上一扔:“我是今天报到的医生,路上遇到一个伤者,需要紧急手术。担架呢?割症室在哪儿?”“伤者?手术?”曹主任还在发蒙,不防孙希把他一下推开,径直往里闯去。曹主任的大鼻子霎时泛红:“你……你……你太没规矩了!还没办理入院手……”
一只纤纤细手搭在他肩上,曹主任一回头,看到姚英子站在台阶上:“曹叔叔,人命关天,先抢救吧。”“姚小……姚医生,他是你朋友?”曹主任的气焰顿时下去了几分,“可咱们医院还没正式开业,柯师太福、峨利生、亨司德三位医士都不在,这事情可难办。”
这几个听名字就知道,都是洋人。姚英子一脸好奇:“那个孙希也是外科医生,不妨看看他的本事。”曹主任俯身从地上捡起来介绍信,撇了撇嘴:“北洋医学堂?那儿毕业的学生,怎么好做手术主刀呢?”姚英子道:“红十字会的宗旨是救死扶伤,第一个病人送过来就拒之门外,传出去名声可不好。”“可明天就是落成典礼,万一弄出人命来,我跟沈先生不好交代呀……”
“您放心,出了事,沈伯伯那边我去解释。”姚英子仰望着头顶那个巨大的红十字,语气感慨,“医生以救人为天职,总不能再把病人扔出去吧?”
曹渡知道这姑娘惹不起,只得唉声叹气着,叫几个院工过来帮忙抬人。而这边孙希已经冲进了割症室,环顾一圈,颇为惊喜。
这是一座严格按英式标准修建的房间,冷热水槽、升降台、灭菌蒸汽台一应俱全,天花板上吊着观察镜,角落里居然还有一台德尔格牌的鲁斯麻醉机。在另外一个角落的木架子上,一排纯棉质地的手术衣整整齐齐地挂着,旁边还搁着两摞口罩和国内罕见的橡胶手套。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石炭酸特有的臭味。
“这家医院真舍得下本啊!”孙希啧啧称赞,双眼放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