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让生命有质量 让患者有希望

2023-03-28 07:24 来源:明珠号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安阳日报

让生命有质量 让患者有希望

——访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

武文渊指导医护人员进行治疗

□本报记者 郭新星 文/图

“加油,坚持!”“很棒,恢复情况不错……”3月23日,在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不时传来医护人员和康复治疗师对患者的鼓励;患者也积极回应,努力配合治疗。这场景俨然是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

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新的康复大厅宽敞明亮,摆放着各类康复器材,医护人员及康复治疗师正在指导患者做各种康复训练。该科收治的多为脑卒中、脊髓损伤、骨折、颈肩腰腿痛等后遗症患者,定期做康复训练利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这对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我都没有想到自己还能下床走路,由衷感谢中医院康复科。”采访中,一位脑中风后遗症患者激动地说。他之前因脑梗死导致左侧肢体瘫痪,连在床上坐起的动作都不能自己独立完成,大小便也只能在床上解决,是该院康复医学科让他重新燃起了康复的希望。经过两个月的康复训练,他现在已经能拄着拐棍慢慢行走了,洗漱、吃饭、如厕,自己基本可以独立完成。

在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康复医学的意义就是让患者的生命有质量,让他们燃起康复的希望。”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武文渊这样评价康复医学。而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团队所做的工作,就是努力帮助每一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是以现代康复治疗为基础、中医康复为特色的优势专科,目前开放床位50张,康复治疗大厅近1000平方米,设有康复评定室、综合康复训练大厅、言语及吞咽障碍治疗室、物理疗法治疗室、中医康复治疗室等区域。该科配备有先进的康复评定、康复训练和治疗的设备,价值1500余万元。

“抢救让患者活下来,而康复是让患者活得更加有质量。康复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文渊说。康复的概念是尽最大可能地减轻患者功能障碍,预防并发症。以现代康复治疗方法结合传统中医药康复疗法已经成为该科的治疗特色,通过系统的康复治疗,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改善肢体及言语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早日回归家庭、重返社会。

一位患者因车祸导致脊髓不完全性损伤,下半身无法动弹,患者及家属辗转多家医疗机构均未取得较好的恢复效果。在他人推荐下,患者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医护人员经过评估,采取了悬吊疗法等一系列治疗方案。经过一周时间,患者竟神奇般恢复了下肢肢体功能,而且不久就出院恢复了正常工作生活。

“有很多人以为康复科就是等前期治疗告一段落了,辅助完成一些‘收尾’工作,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康复科不是辅助科室,康复的观念应前移。”武文渊介绍。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采取“五位一体化”(临床、中医中药、针灸、疼痛、现代康复)理念,突出中医特色,评估患者实际情况,采取“一人一策”精准治疗,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使患者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康复是一个需要医患双方耐心,同时又需要患者投入毅力的长期治疗过程。康复的原理是促进大脑功能重组,挖掘患者的潜力。”武文渊说,“除了身体的治疗,心理疏导也同样重要。康复科大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丧失,由于病前病后的落差太大,导致情绪低落,容易发脾气,这就要求医护人员要有充足的耐心,像老师对待孩子一样鼓励他们,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在采访中,有不少“老病号”前来“认门”,看看该科新的就医环境。每一位患者都亲切地和武文渊及科室人员打招呼,像多年好友一样。在武文渊看来,科室氛围、患者就医体验、治疗效果,这些比科室效益更重要。因此,他要求科室人员用真心对待每一位患者,也从不为了追求效益而多收患者,以保证治疗效果。

“通过专业的康复治疗,语言障碍的中风患者又唱起了歌;年轻的骨折患者又成为顶天立地、全家的顶梁柱;整日躺在床上的老大爷又能够到处走走,晒晒太阳……”武文渊笑着说,这便是康复医学的魅力之所在。

“康复治疗越早效果越好。”目前,在武文渊的提议下,市中医院开始着手推进全院康复一体化,将康复理念融入治疗全周期、全过程,同时进一步发挥中医特色优势,让更多患者受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