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走出认知误区 巩固碘缺乏防治成果

2023-05-25 07:06 来源:明珠号 每日看点快看

3.我国外环境水碘水平如何?沿海居民需要补碘吗?

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全国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调查报告》指出,我国大部分地区外环境水碘含量较低,全国乡级水碘含量为3.4μg/L,省级水平水碘含量均在10.0μg/L以下,属于碘缺乏地区。因此,应继续坚持普遍食盐加碘策略,并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与此同时,调查还发现,全国有2.6%的乡水中碘含量在100μg/L以上。生活在这些水源性高碘地区的居民饮用碘含量过高的水,严重时可致高碘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疾病,可采取的防治措施主要是食用未加碘食盐和改水降碘等。水源性高碘地区改水后,居民无法从饮水、膳食中摄入足够的碘时,需要科学合理食用加碘食盐。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沿海地区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丰富,但当地居民食用富碘食物的频率和食用量都有限,膳食中的碘大部分仍旧来自于加碘食盐。如果沿海地区居民食用未加碘食盐,大部分居民碘摄入量就会低于推荐摄入量。

4.我国盐碘浓度如何确定?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居民对食盐的摄入量差异较大,其碘的摄入量也有客观差异,各地碘盐中碘含量不能采用同一种标准。因此,《食用盐碘含量》标准规定,在食用盐中加入碘强化剂后,食用盐产品(碘盐)中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以碘元素计)为20mg/kg~30mg/kg,在此基础上盐碘含量的允许波动范围为±30%。各省(区、市)可根据当地人群实际碘营养水平,选定适合本地的食用盐碘含量平均水平。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膳食碘摄入量也需进行相应调整。为使我国居民碘营养状态始终处于较适宜水平,国家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碘缺乏病监测和碘盐监测体系,并根据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适时调整食盐加碘浓度。1995年以来,我国已根据全国碘缺乏病监测结果适时进行过3次盐碘浓度的调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