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骨龄提前还是落后影响大?
G-P图谱法由于简便快捷,已成为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骨龄评估方法,但其所采用的图谱是基于欧洲白人儿童样本制定。
“由于种族差异和社会经济环境因素的不同,G-P图谱法不能适用于所有人群,并且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随时更新。”郑荣秀指出,G-P图谱法主观因素明显,易导致判读一致性、准确性降低。
在计分法评估骨龄方面,目前TW系列评分法被广泛采用,该方法以欧洲、北美儿童为参照对象,其中被主要采用的是TW3法。“TW3法虽然准确,但流程复杂,判读一张骨龄X光片耗时长,不适用于我国门诊快节奏的工作。”郑荣秀说。
目前,以我国儿童为参照标准制定的计分骨龄评估方法是CHN法及中华05法。20世纪80年代,依据我国儿童大样本,我国制定了骨龄标准CHN法,该方法评价简单、快速,在我国多个城市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中华05法制定了适合我国当代儿童青少年的骨龄标准,比较精确,尤其适合对矮小、性早熟等异常骨龄片的孩子骨龄的判定,但弊端是该方法繁琐、复杂耗时。而计算机自动骨龄评估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孩子长高潜力骨龄说了算
“通常情况下,骨龄与年龄一致,二者之间相差不超过一岁。”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儿科主治医师李亚璞介绍,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些儿童的骨龄会提前或者落后。
影响骨龄变化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是遗传因素,比如不同人群的骨龄、体格发育速度不一样;另外,科学的生活方式,比如均衡的营养状态、适度的运动、充足的睡眠,有助于骨龄正常增长。
“作为医生,我们更关注的是孩子是否存在影响骨骼发育的疾病。”郑荣秀举例,如骨龄提前类疾病包括性早熟、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卵巢颗粒细胞瘤、甲亢、单纯性肥胖伴身材增长过快;骨龄落后疾病包括生长激素缺乏症、Turner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低、软骨发育不全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