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关注血糖的同时莫忘定期查眼底
本文转自:福州晚报
“得了糖尿病,为什么眼睛越来越模糊了?”不少“糖友”会有这样的疑问。事实上,糖尿病不只是血糖升高这么简单,它对眼睛的损害也较大,会慢慢“偷走”视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病”)就是较常见的糖尿病眼部并发症之一。
目前该病已成为我国较常见的致盲眼底病之一,而随着糖尿病的发病年轻化,“糖网病”也开始“偷袭”年轻人。福州眼科医院陈院长提醒“糖友”,别忽视眼底检查,警惕被“糖网病”悄无声息“偷”走视力。
“糖网病”到底是什么?
如果把人的眼睛比作相机,视网膜则相当于底片。底片出了问题,那么成像能力将会受到影响。而糖尿病除了会累及血管、肾、足,还会伤害眼睛,尤其对“底片”——视网膜不友好。
福州眼科医院陈院长介绍,人的视网膜上分布了较多血管,这些微小血管若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中,就会逐渐变得脆弱,可出现视网膜的缺氧、缺血,进而造成视网膜微血管瘤形成、出血、渗出、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出血,甚至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这就称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据悉,“糖网病”的发生与糖尿病病程的长短,血糖、血压、血脂的控制情况有关。一般来说,“糖网病”较容易发生在那些血糖长期控制不好,血糖持续高,或者血糖波动幅度大的患者身上,而且患糖尿病的时间越长,发生“糖网病”的风险较高,病情也较严重。
此外,吸烟、过度饮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较容易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几率。
“糖网病”发病隐匿早期易被忽视
而可怕的是,“糖网病”发病隐匿,所谓“早期不痛不痒,晚期可致盲”。
陈院长指出,早期的“糖网病”,可能只有轻微的视力下降,多数的患者并不会太在意,但实际上不少“糖友”此时已发生视网膜病变。因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般由黄斑区以外部位开始,初期对患者的视力影响较小。当病变累及黄斑区时,会对视力产生较严重的影响。
同时,由于许多中老年人对于“糖网病”的认识不足,就算感到眼睛不适,也不会将糖尿病和眼病联系到一起,误以为只是眼花。通常是因为发生了看东西模糊、眼前有黑影等情况,才去医院检查,但这时往往对眼睛已经造成较严重的损害。因此,不能仅仅根据视力来判断自己是否患有“糖网病”。
“糖友”别大意注意定期查眼底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糖友”虽然血糖控制稳定,但病程较长仍可能患上“糖网病”,因此,需重视对“糖网病”的早期筛查。
不仅如此,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人患上糖尿病,二三十岁的患者也不少,这可能与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合理、长期缺乏运动等有关,所以,不只是老年人,年轻人同样需要关注“糖网病”。
福州眼科医院陈院长提醒,一经发现糖尿病,尽快到医院查一查眼底。即使医生检查眼底没有问题,建议每年也要定期复查;若已有“糖网病”,需缩短复查时间,建议3个月至半年检查1次;如果到了重度非增殖性“糖网病”需要激光治疗,再严重就可能需要手术。
除了定期筛查之外,糖尿病患者还需控制好血糖,不可擅自停降糖药,或者今天吃明天不吃。此外,关注血压、血脂的变化,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比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作息规律,适量运动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