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阳”怎么办?重点人群如何做好防护?
本文转自:陇东报
近期,一些地方的公众感受到身边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增加。“二阳”怎么办?什么情况应及时去医院就诊?重点人群如何科学做好防护?针对社会热点关切,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日前组织专家进行回应。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表示,根据临床情况,近期“二阳”人群的症状普遍较轻,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较少出现持续高热,患者恢复相对更快。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一般人群二次感染后的症状普遍较轻,病程较短,转阴时间较快,但一小部分患者仍有疾病进展风险。建议患者在确认感染新冠病毒后,如果出现持续发热等全身表现,有条件的应及时使用抗病毒治疗药物。
专家表示,对于高龄老人、没有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基础病患者等重症高风险人群,还要重点做好防护。
王贵强介绍,这类高风险人群一旦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应及时氧疗,并通过抗原或核酸检测明确诊断,进行抗病毒治疗早期干预,以降低重症风险、缩短病程、减轻症状。
王贵强表示,社区和基层全科医生应对辖区内的高风险人群心中有数,经常通过各种途径沟通、了解高风险人群感染情况。同时,医疗机构继续提升重症救治能力,让重症高风险人群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童朝晖表示,65岁以上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儿童的免疫功能尚未完全健全,如果家中老人和儿童没有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或基础免疫,建议积极接种疫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