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孕期三大误区要避开,避免出生缺陷

2023-06-04 22:39 来源:明珠号 关注健康

9月12日是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都哈理论告诉人们,除了遗传和环境因素,如果生命在发育过程的早期经历不利因素,将会增加其成年后罹患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几率,这种影响甚至会持续好几代人。”北京医院产科主任王少为这样说道,预防出生缺陷大众要建立“妈妈好,宝宝才好”的认知,围孕期女性需要科学地补充自身所需的多元营养。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中心国际项目合作部副主任韩晖研究员在现场发言

近日,由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提供指导,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卫生合作中心联合主办,上海市健康教育协会、《自我保健》杂志承办,拜耳健康消费品予以支持的2019年度无陷宝贝计划,暨“无限未来-有备而来”预防出生缺陷健康教育万里行公益活动在北京正式启动。

预防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最经济有效

《中国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报告(2019年)》显示,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尽管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我国2017年出生缺陷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3.5‰降至1.6‰,但不可忽视的是,我国防治出生缺陷问题仍面临很多挑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中心国际项目合作部副主任韩晖研究员在现场介绍了我国“出生缺陷干预的三级预防体系”:一级预防旨在防止出生缺陷的发生,二级预防要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出生,三级预防要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促进健康。“落实一级预防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包括妇幼保健机构、综合医院、妇女儿童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关科研院所等相关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并大力推广三级预防措施,将出生缺陷防治措施与常规妇女保健,孕产妇、新生儿和儿童保健及干预项目有机地整合起来,向全社会普及备孕健康教育、婚前及孕期医学检查、增补叶酸等孕早期保健。

“通过政府、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出生缺陷防治工作格局。到2022年和2030年,我国希望将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7.5‰、5‰及以下;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18/10万及以下和12/10万及以下。”韩晖研究员这样说道。

围孕期三大误区要避开,

孕妇的营养状况不仅反应出孩子出生时的健康指标,也会影响他今后一生的健康。然而很多很多围孕期女性营养存在认识上的偏颇。

“孕期营养应充分遵循“木桶理论”,均衡是关键。”王少为强调,避免只补充单一的营养成分,而要同时补充孕期专用的、含有叶酸、钙、铁、维生素A、维生素D等多元营养的复合型膳食补充剂。相较于单一营养补充,良好的多元营养干预可以降低出生缺陷,改善妊娠结局。

另外在孕期营养上,很多人也有误区,王少为教授现场举例道,“很多人误认为每天叶酸补充量不得超过0.4毫克。实际上,每日补充0.4-0.8mg的叶酸可以有效预防新生儿神经管畸形,但人体无法自身合成叶酸,需要孕妇主动从饮食中获得。临床研究表明,含0.8mg叶酸的复合维生素比单一的0.4mg叶酸快一倍达到预防出生缺陷所需的剂量,建议围孕期女性从孕前三个月开始,每日补充,直至妊娠满3个月。”

孕妇的另一大常见误区就是认为孕期补铁是没有必要的。妊娠期女性贫血发生率较高,其中至少半数是由于缺铁导致的。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妊娠妇女每日补铁30mg到60mg,以帮助减少母亲贫血、低出生体重和早产的发生。

孕期“药补不如食补”也是错误观念,认为通过多吃水果和肉食蔬菜等食补,就足够补充孕期所需营养,这导致孕妇膳食结构不均衡,关键营养素摄入不足的情况普遍存在。王少为教授表示:“单纯通过膳食,并不能完全满足孕期对多元营养的需求。孕妇可以通过科学服用营养补充剂,预防营养缺乏病,避免胎儿出生缺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