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为什么在家测的血糖达标,到医院后反而升高了呢?分析下

2023-06-06 05:06 来源:明珠号 小肆说健康

对于糖尿病、糖尿病前期人群,最关心的莫过于血糖值,只要血糖控制的稳定,既对病情发展有益,还能够最大程度上预防相关的并发症,如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等。

成人空腹血糖正常值为3.9~6.1mmol/L,餐后血糖应低于7.8mmol/L,如果成人空腹血糖值大于等于6.1mmol/L,小于7.0mmol/L,餐后血糖还低于7.8mmol/L,则为空腹血糖受损;当空腹血糖值大于等于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值大于等于11.1mmol/L,即可判断为糖尿病。

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大家控制血糖,除了在医院每次看诊需要测血糖以外,为更好地监测血糖,还应在家里测量血糖。可这样的方式,部分糖尿病患者提出疑问:

“明明在家测血糖达标,到医院测血糖反而高了?”

“平时也按照医生所说的做了,自己又很在意饮食和运动,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大吃大喝,怎么血糖值还是波动很大!”

或许你也有这样那样的疑问,甚至把造成该结果都归于血糖仪测量的数值不准确,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看看真正的原因。

1、医院与家里测量的方式不同:

在医院测血糖可能采用的实际静脉血浆血糖,而在家里糖尿病患者所采取的测血糖方式都是测量末梢全血血糖。一般情况下,测空腹血糖,这两种方式之间的差值在12%~15%,餐后2小时血糖的检测结果与之前的检测结果相差无几,所以在这点上大家不用怀疑。

2、测量血糖值的时间:

根据生活调查发现,很多糖尿病患者几乎做不到每天都同一时间测量血糖,举个例子,如今天7点测空腹血糖,那么第二天也尽量固定在7点测量血糖,这样在对比数据时会更准确,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血糖值出现较大的波动。

3、消毒方式不对:

你在测量血糖之前会不会消毒?如果采血使用的是75%的酒精消毒,或者碘伏消毒,都不要着急,先等消毒剂彻底干了之后,再测量血糖,避免消毒剂影响血液,导致测试结果偏高。

4、采血时挤压手指:

这种方式也是错误的,正确方式是进针深度要适当,随着血液的自然流出,擦掉第一滴血,切勿挤压手指,则为最佳方式,避免使用第一滴血影响测量结果。

5、血糖仪长时间不校准:

长时间使用血糖仪,有可能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建议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对血糖仪校正一次,出现意外(血糖仪破损、新试纸等)也应校正一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