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家测的血糖达标,到医院后反而升高了呢?分析下
对于糖尿病、糖尿病前期人群,最关心的莫过于血糖值,只要血糖控制的稳定,既对病情发展有益,还能够最大程度上预防相关的并发症,如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等。

成人空腹血糖正常值为3.9~6.1mmol/L,餐后血糖应低于7.8mmol/L,如果成人空腹血糖值大于等于6.1mmol/L,小于7.0mmol/L,餐后血糖还低于7.8mmol/L,则为空腹血糖受损;当空腹血糖值大于等于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值大于等于11.1mmol/L,即可判断为糖尿病。
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大家控制血糖,除了在医院每次看诊需要测血糖以外,为更好地监测血糖,还应在家里测量血糖。可这样的方式,部分糖尿病患者提出疑问:

“明明在家测血糖达标,到医院测血糖反而高了?”
“平时也按照医生所说的做了,自己又很在意饮食和运动,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大吃大喝,怎么血糖值还是波动很大!”
或许你也有这样那样的疑问,甚至把造成该结果都归于血糖仪测量的数值不准确,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看看真正的原因。

1、医院与家里测量的方式不同:
在医院测血糖可能采用的实际静脉血浆血糖,而在家里糖尿病患者所采取的测血糖方式都是测量末梢全血血糖。一般情况下,测空腹血糖,这两种方式之间的差值在12%~15%,餐后2小时血糖的检测结果与之前的检测结果相差无几,所以在这点上大家不用怀疑。
2、测量血糖值的时间:
根据生活调查发现,很多糖尿病患者几乎做不到每天都同一时间测量血糖,举个例子,如今天7点测空腹血糖,那么第二天也尽量固定在7点测量血糖,这样在对比数据时会更准确,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血糖值出现较大的波动。

3、消毒方式不对:
你在测量血糖之前会不会消毒?如果采血使用的是75%的酒精消毒,或者碘伏消毒,都不要着急,先等消毒剂彻底干了之后,再测量血糖,避免消毒剂影响血液,导致测试结果偏高。
4、采血时挤压手指:
这种方式也是错误的,正确方式是进针深度要适当,随着血液的自然流出,擦掉第一滴血,切勿挤压手指,则为最佳方式,避免使用第一滴血影响测量结果。

5、血糖仪长时间不校准:
长时间使用血糖仪,有可能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建议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对血糖仪校正一次,出现意外(血糖仪破损、新试纸等)也应校正一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每 进口“减肥针”要来了?国内申报获受理,马斯克曾带货:一个月减重18斤…
-
小 吃红枣等于吃“毒药”,红枣到底能不能吃?吃法很重要
-
深 不吃早餐,会得胆结石吗?
-
小 红薯可消灭98.7%的癌细胞,是真的还是假的?一文了解下
-
财 发烧、流鼻涕、喉咙痛,但不是新冠!又一种呼吸道病毒在美国肆虐
-
小 女性喝咖啡,究竟是“加速衰老”还是“延缓衰老”?了解下
-
澎 女性体内塑化剂含量是男性的近6倍,背后有何原因?
-
小 吃鸡肉时,也要避开这四个误区,当心伤身!
-
财 XBB占比超90%,“二阳”疫情还将持续
-
关 自制清汤锅底这样选择
-
财 3.2亿元反垄断罚单,能解多少“短缺药”的燃眉之急?
-
小 补钙的最佳方式不只是牛奶,还有这3种便宜又高效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