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无须过度迷信“儿童食品”
本文转自:南宁晚报■苑广阔
近日,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儿童食品”没有特殊营养,选购、食用时要科学、理性、不盲目。(6月5日《中国消费者报》)
“儿童食品”的出现,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消费不断升级的结果。尤其是对于家里有孩子的家庭来说,父母更愿意多花钱,给孩子购买营养更加丰富,对孩子身心成长更为有益,同时也更加安全可靠的食品。父母家长的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现实有些让人无奈。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目前并未设置专门的“儿童食品”分类,也没有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虽然2020年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发布的《儿童零食通用要求》是我国第一个关于零食(含儿童零食)的专门标准,但是该标准为行业标准,不具有强制性。
当前市场上的“儿童食品”,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名不副实,噱头大于实际。比如儿童牛奶有些是迎合儿童口味的儿童饮料,对儿童健康并没有多少好处;儿童酱油是含盐量低的酱油,虽然对儿童健康有一定益处,但也有打着低盐、低钠旗号的高含盐儿童酱油;儿童饼干在营养上与普通饼干无太大差别。
二是挂羊头卖狗肉,所谓的“儿童食品”不但对儿童身心成长没有好处,反而还可能带来种种弊端。比如有的商家往往会为了口感,添加过量的盐、糖和酱油等调味料制作儿童肉松、鱼松,反而会增加儿童的肾脏和心脏负担,不利于儿童健康。还有就是市场上的许多儿童食品,除了“儿童”字样,还会印上“无添加”“纯天然”等字样。然而从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角度来看,真正优质的儿童食品并不只是无添加就好,而是需要满足孩子成长所需的营养需求。
从儿童酱油到儿童挂面,从儿童饼干到儿童食用盐,五花八门的“儿童食品”,最后满足的,可能只是家长的一种心理安慰,对于孩子健康成长带来的好处,实际上寥寥无几。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父母给孩子购买各种食品的时候,还是要多些理性少些盲目,尤其注意不要被一些商家的虚假宣传和营销噱头给忽悠了。
呵护孩子健康成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也要遵循科学规律,不能轻易相信企业商家的一面之词。一般而言,儿童食品要多样化,孩子的一日三餐应以谷类为主,经常食用一些牛奶、豆类或其制品,适量食用一些瘦肉、禽、蛋和鱼肉,可以多吃蔬菜、水果等。同时,还要尽量引导和约束孩子,少食用各种零食,因为零食往往存在高油高糖高盐的问题,是最不利于孩子身体健康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深 救命啊!怎么才能让蚊子去咬别人?
-
小 吃鸡肉时,也要避开这四个误区,当心伤身!
-
财 基层医院也开始采购高端医疗设备了
-
关 自制清汤锅底这样选择
-
财 3.2亿元反垄断罚单,能解多少“短缺药”的燃眉之急?
-
小 补钙的最佳方式不只是牛奶,还有这3种便宜又高效的做法
-
财 发烧、流鼻涕、喉咙痛,但不是新冠!又一种呼吸道病毒在美国肆虐
-
小 吃红枣等于吃“毒药”,红枣到底能不能吃?吃法很重要
-
澎 女性体内塑化剂含量是男性的近6倍,背后有何原因?
-
小 女性喝咖啡,究竟是“加速衰老”还是“延缓衰老”?了解下
-
财 XBB占比超90%,“二阳”疫情还将持续
-
小 山东人的身高全国最高?除了遗传基因,也与3点饮食习惯相关